二、在制品控制 (掌握)
(一)在制品概念
所謂在制品是指從原材料、外購件等投入生產起到經檢驗合格入庫之前,存在于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零部件和產品。
通常根據所處的不同工藝階段,把在制品分為毛坯、半成品、入庫前成品和車間在制品。
(二)在制品控制
在制品控制是企業生產控制的基礎工作,是對生產運作過程中各工序原材料、半成品等在制品所處位置、數量、車間之間的物料轉運等進行的控制。
(三)在制品控制的工作內容 (熟悉)
1.合理確定在制品管理任務和組織分工。
2.認真確定在制品定額,加強在制品控制,做好統計與核查工作。
3.建立、健全在制品的收、發與領用制度。
4.合理存放和妥善保管在制品。
(四)在制品定額
在制品定額是指在一定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各生產環節為了保證數量上的銜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儲備量。
不同的生產類型制定在制品定額的方法也不一樣。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1.大量流水線生產條件下在制品定額的制定
(1)流水線內部在制品定額的制定。流水線內部的在制品分為工藝在制品、運輸在制品、周轉在制品和保險在制品四種。
· 工藝在制品:正在加工或檢驗的在制品
· 運輸在制品:在流水線內運輸過程中的在制品
· 周轉在制品:相鄰兩道工序之間生產率不平衡而形成的在制品
· 保險在制品:為防止事故,保證流水線能正常工作而設置的在制品
(2)流水線之間的在制品定額的制定。流水線之間的在制品有運輸在制品、周轉在制品和保險在制品之分。
· 當上水線的節拍與下水線的節拍相等時,只包括運輸在制品和保險在制品;
· 節拍不一致時,則只包括周轉在制品和保險在制品。
2.成批生產條件下在制品定額的制訂
成批生產條件下可按車間內部在制品和車間之間半成品來確定。
(1)車間內部在制品。
(2)車間之間的半成品。它是指車間之間的中間倉庫中的在制品,由周轉半成品和保險半成品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