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題:
(一)
(2017年)甲企業擬引進乙企業的專利技術。經專家評估,該技術能夠將甲企業的技術能力大幅提高,該技術的技術性能修正系數為1.15,時間修正系數為1.1,技術壽命修正系數為1.2。經調查,2年前類似技術交易轉讓價格為50萬元。甲企業與乙企業簽訂合同約定,甲企業支付款項后可以使用該項技術。甲企業使用該技術后,發現對技術能力的提高不及預期,于是同丙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將相關技術研發委托給丙企業。技術開發成功后,甲企業于2015年9月17日向國家專利部門提交了發明專利申請,2017年7月2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甲企業該項目技術發明專利權。
1.采用市場模擬模型計算,甲企業購買該技術的評估價格為()萬元。
A.58.6B.63.7
C.69.8D.75.9
2.甲企業與乙企業簽訂的該項合同屬于()。
A.專利技術開發合同
B.專利技術轉讓合同
C.專利實施許可轉讓合同
D.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
3.甲企業將技術研發委托給丙企業的研發模式稱為()。
A.自主研發B.項目合作
C.研發外包D.聯合開發
4.關于甲企業該項技術發明專利權有效期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效期至2035年9月16日
B.有效期至2037年7月19日
C.有效期至2027年7月19日
D.有效期滿后專利權終止
2.C【解析】本題考查技術合同的類型。專利實施許可轉讓合同是專利權人或者專利權人的授權人作為轉讓人,許可他人在支付一定的價款后,在規定的范圍內實施其專利而訂立的合同。結合題干“甲企業與乙企業簽訂合同約定,甲企業支付款項后可以使用該項技術。”可知,選項C符合題意。
3.C【解析】本題考查企業研發的模式。委托研發又稱研發外包,即企業將所需技術的研發工作通過協議委托給外部的企業或者機構來完成。結合題于“甲企業同丙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將相關技術研發委托給丙企業。”可知,選項C符合題意。
4.AD【解析】本題考查知識產權管理。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的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均自申請之日起計算。結合題干“技術開發成功后,甲企業于2015年9月17日向國家專利部門提交了發明專利申請。”所以,發明專利權有效期至2035年9月16日,選項A正確;超過各自規定的年限,就不再稱為專利了,也不再受到《專利法》的保護,從而成為公用物品,選項D正確。
(二)
甲公司為了快速開發出某一高新技術產品,與擁有某些核心能力的幾個企業形成企業聯盟,共同開發該項產品。同時甲公司將其擁有的一項專有技術以許可合同的方式授予乙公司,允許乙公司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使用該項技術,制造相應的產品,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120萬元費用。為了提高生產率,甲公司擬向某科研機構購買一項新的生產技術。經調查,1年前技術市場已有類似技術的交易,轉讓價格為30萬元,技術壽命為10年。經專家鑒定和研究發現,該項技術比實例交易技術效果更好,能提高35%的生產率,技術市場的交易價格水平比1年前上升15%,技術壽命周期為15年。經查驗專利授權書,擬購買的技術專利申請時間距評估日 3年。實例交易技術剩余壽命為7年。甲公司對該項技術價值評估后,與該科研機構簽訂了購買合同。
1.甲公司為開發某一高新技術產品,與幾個企業結成企業聯盟,該組織運行模式屬于()。
A.平行模式
B.聯邦模式
C.環形模式
D.星形模式
2.甲公司與乙公司的技術貿易行為屬于()。
A.許可貿易
B.特許專營
C.技術咨詢
D.合作生產
3.甲公司與科研機構簽訂的合同屬于()。
A.委托開發合同
B.合作開發合同
C.技術服務合同
D.技術轉讓合同
4.根據市場模擬模型,該項新技術的價格為()萬元。
A.79.18
B.55.89
C. 46. 58
D. 32. 60
2.A【解析】本題考查國際技術貿易的基本方式。許可貿易是指知識產權或專有技術的所有人作為許可方,通過與被許可方簽訂許可合同,將其所擁有的技術授予被許可方,允許被許可方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使用該項技術,制造或銷售合同產品,并由被許可方支付一定數額的技術使用費的技術貿易行為。由定義判定案例中的貿易行為屬于許可貿易。
3.D【解析】本題考查技術合同類型中的技術轉讓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將一定的技術成果交給另一方當事人,而另一方當事人接受這一成果并為此支付約定的價款或費用的合同。根據“甲公司對該項技術價值評估后,與該科研機構簽訂了購買合同。”可知屬于技術轉讓合同。
4.A【解析】本題考查市場模擬模型的計算。類似技術實際交易價格P0=30(萬元),技術經濟性能修正系數a=1+35%=1.35,時間修正系數b=1+15%=1.15,壽命修正系數c=(15-3)/7=1.7,根據公式可得,P=P0×a×b×c=30×1.35×1.15×1.7=79.1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