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驗上來說,輿論是代表公眾觀點的,總是和多數人的意見相同。對于股價趨勢,每一個人都會有一種判斷,當判斷趨于一致時多數人是錯誤的,所以和大家判斷一樣反而是危險的。行情的發展和行情大小往往取決于市場主力動 向。而主力總是和大多數人對做,才有收益,所以他們會制造各種假相欺騙大眾。”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中小散戶雖然影響不了行情,但是不受制于人還是能夠做到的,做法是不在對方意料之中行事,反其道而行,不按固定的”牌理”出牌。
逆眾而行不是逆勢而行,這一點非常重要。逆眾而行是以判斷作為基礎和先決條件的,必須是對各種條件和指標綜合分析之后,多數因素支持你的判斷時,才能逆眾而行,并且可以從反面看一下公眾的觀點是否正確。逆勢而行卻是和市場大勢反向行動, 明明大勢沒有任何信號說明要發生轉勢,而投資人卻偏偏僅憑主觀臆斷就不顧大勢,逆向行動,這是非常危險的。兩種行為的區別請大家注意。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中有這樣一段論述:”勇氣有兩種:一種是敢于冒個人危險的勇氣,一種是在外來壓力或內心壓力面前都敢于負責的勇氣。……堅強是指意志對猛烈打擊的抵抗力,頑強則是指意志對持續打擊的抵抗力。……剛強是指在最激動的時候也能保持鎮靜的那種感情。”
在股市操作中意外事件時有發生,它所造成的突然打擊經常出現,另外,長期的操作中那種持續性的壓力也會貫穿始終。同樣要求投資人要有敢于負責的勇氣、保持鎮靜的情緒。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即使出現了失誤,也不會錯上加錯,擴大損失。
有不少股民,從開始的小本經營起家,由散戶變成了大戶,后來因為透支操作,虧損過大,資金不足又被趕出了大戶室,經過臥薪嘗膽,頑強拼搏,又一次以自己的實力再入大戶室。散戶一一大戶一一散戶一一大戶,這就是一個成功者的軌跡。成功者并非沒有失敗,只是他們在失敗面前的態度與失敗者截然不同而已。在股市操作中,首先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能冒自己承受不了的風險;其次是當風險降臨到自己頭上時也不能怕,風險并不因為你害怕就離開,要敢于抗爭,敢于負責,不能坐以待斃。只要努力就不會注定失敗。”有利情況的出現,往往產生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孫子兵法》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然后生”。作為股市投資人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頑強的品質和敢于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勇氣,才能死地求生,反敗為勝。
頑強也并非指必須在股市中”打到最后一兵一卒”。敢于斗爭還要善于斗爭,當資金實力已不足以繼續堅持時,也要能輕松地放下包袱,向股市瀟灑地道聲”拜拜”,到其它領域再圖發展,風物長宜放眼量,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股市中暫時失利并不說明做不好其他事,不斷探索就會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實力壯大后,再殺回股市也是可能的。大到社會,小到個人,不都是在不屈不撓的探索中前進的嗎?
股市并不是賭場,股市操作不能心存僥幸,總想著不定哪次撞上大運就能發大財。賭徒心理必須放棄。股市中可以投機,但是不能總抱著投機的心態。
股市的運動有其必然規律,重要的是認識規律,掌握規律,才能多賺少賠。同時也不能否認股市中確實有運氣問題存在。
運氣在股市中確實存在,但股市不是博彩,不能總有僥幸心理,去撞大運,這會給投資人帶來巨大危害。
想憑”運氣”在股市中”賭”是絕對走不通曲這就是說:機遇和幸運是存在的,并且在某些時候還有決定性的作用。雖然如此,但機遇和幸運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能把每次成功的希望僅僅寄托在”幸運”上,坐等天上掉餡餅,總想不勞而獲是不對的,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投機也有投機的原理,需要學習掌握才能運用,不是撞大運就能代替的。所以不存僥幸心理,不去”撞大運”也是股市的戒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