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包括行業的含義與行業分析的意義、行業劃分的方法兩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 行業的含義和行業分析的意義
一、行業的含義
行業――從事國民經濟中同性質的生產或其他經濟社會活動的經營單位和個體等構成的組織結構體系。
產業的構成特點:
(1)規模性
(2)職業化
(3)社會功能性
行業與產業的差別:主要是適用范圍不一樣。產業作為經濟學專門術語,有更嚴格的使用條件。行業雖也擁有職業人員,具有特定社會功能,但一般沒有規模上的約定。證券投資分析中的行業分析與產業分析為同義語。
二、行業分析的意義
行業分析的主要任務(了解):解釋行業本身所處的發展階段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分析影響行業發展的各種因素及判斷對行業影響的力度,預測并引導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判斷行業投資價值,揭示行業投資風險,從而為政府部門、投資者及其他機構提供決策依據或投資依據。
行業分析的意義(了解):行業分析是公司分析的前提,是聯接宏觀經濟分析和上市公司分析的橋梁,是基本分析的重要環節。行業是決定公司投資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行業分析和公司分析相輔相成(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可能會因所處行業不同而產生差異;同一行業內上市公司也會千差萬別)。
第二部分 行業劃分的方法
一、道.瓊斯分類法(19世紀末,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 分為三類:
分為三類: 選取有代表性的股票(不涵蓋這類行業中全部股票, 但所選股票足以表明行業趨勢)
1、 工業:采掘業、制造業、商業(30家公司)
2、 運輸業:航空、鐵路、汽車運輸(20家公司)
3、 公用事業:電話公司、煤氣公司、電力公司(6家公司)
* 公用事業行業直到1929年才被確認添加進來。
二、標準行業分類法
《全部經濟活動國際標準行業分類》(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統計局),建議各國采用。
把國民經濟劃分為10個門類,每個門類再劃分大類、中類、小類。各類目都進行編碼:第一位數字表示該小類所屬部門,第一位和第二位數字合起來表示所屬大類,前三位數字表示所屬中類(食品業因有11個小類,其中類占了兩個代碼),全部四個數字表示某小類本身。
三、我國國民經濟的行業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