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33網校名師提供2016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個人理財》機考精選題(6),考試已進入倒計時中,考生需要抓緊時間復習,爭取10月順利通過考試。90%機考原題,考點解密>>
21.下列關于商業銀行管理和使用理財資金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商業銀行除對理財計劃所匯集的資金進行正常的會計核算外,還應為每一個理財計劃制作明細記錄
B.在理財計劃存續期內,商業銀行應向客戶提供其所持有的所有相關資產的賬單,賬單上應列明資產變動、收入和費用、期末資產估值等情況
C.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客戶無權查詢或要求商業銀行向其提供銀行理財計劃各投資工具的財務報表、市場表現情況及相關材料
D.商業銀行應在理財計劃終止時,或理財計劃投資收益分配時,向客戶提供理財計劃投資、收益的詳細情況報告
E.對于現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個人理財業務的會計核算和稅務處理方法,商業銀行應和客戶協商并按照雙方簽署的合同進行
22.根據審慎性原則的要求,商業銀行在開展個人理財業務向客戶銷售有關產品時,應該( )。
A.了解客戶的風險偏好
B.了解客戶的風險認知能力
C.評估客戶的財務狀況
D.替客戶選擇合適的投資產品
E.向客戶銷售適宜的投資產品
23.《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如實向社會公眾披露( )等信息。
A.財務會計報告
B.風險管理狀況
C.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變更事項
D.員工中所有的違法違規行為處理結果
E.客戶交易數據
24.下列屬于商業銀行境內托管賬戶支出范圍的有( )。
A.貨幣兌換費
B.劃入境外外匯資金運用結算賬戶的資金
C.匯回商業銀行的資金
D.資產管理費
E.境外匯回的投資收益
25.期貨交易所的職責包括( )。
A.提供交易場所、設施和服務
B.設計合約,安排合約上市
C.組織并監督交易、結算和交割
D.保證合約的履行
E.間接參與期貨交易
26.基金宣傳推介不應當( )。
A.登載基金發行人之外的個人的建議性文字
13.違規承諾收益
C.預測該基金的證券投資業績
D.詆毀其他基金管理人
E.登載該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過往業績
27.根據《民法通則》,代理包括( )。
A.委托代理
B.自愿代理
C.法定代理
D.指定代理
E.強制代理
28.金融市場的主要功能包括( )
A.集聚功能
B.資源配置功能
C.調節功能
D.反映功能
E.避險功能
29.在合理的利率成本條件下,個人信貸能力應取決于( )。
A.與理財經理的關系
B.資產價值
C.與銀行的關系
D.收入能力
E.社會背景
30.理財產品(計劃)的名稱應( )。
A.恰當反映產品屬性
B.避免使用帶有誘惑性、誤導性和承諾性的稱謂
C.避免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體的特點
D.避免使用蘊涵潛在風險的模糊性語言
E.避免使用易引發爭議的模糊性語言
31.個人現金流量表是記錄實際現金流入和流出的財務報表,其中包括( )。
A.日常開支
B.工資獎金
C.股票分紅
D.汽車貸款月供
E.房產價值
32.理財產品(計劃)的名稱應( )。
A.恰當反映產品屬性
B.避免使用帶有誘惑性、誤導性和承諾性的稱謂
C.避免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體的特點
D.避免使用蘊涵潛在風險的模糊性語言
E.避免使用易引發爭議的模糊性語言
33.下列關于個人理財行為對現金流量表的影響分析正確的有( )。
A.將一些現金存人銀行存款賬戶,不影響現金流量凈額
B.用信用卡進行消費,立即改變現金流量凈額
C.用股票償還等值的長期債務,減少現金流量凈額
D.出租一套自有房產,未來將帶來現金流量凈額的增加
E.用銀行存款購買長期債券,不改變現金流量凈額
34.下面屬于年金收付形式的是( )。
A.分期付款賒購
B.分期償還貸款
C.發放養老金
D.固定資產折舊
E.分期支付工程款
35.了解客戶包含的內容有( )。
A.目標客戶的金融需求的主要內容
B.目標客戶的短期金融需求目標
C.目標客戶的長期金融需求目標
D.目標客目的經濟現狀
E.本銀行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在客戶中的表現
36.銀行個人理財從業人員接受( )的監督。
A.所在機構
C.銀監會
E.社會公眾
C.銀行業協會
D.當地銀監局
37.基金代銷機構在基金銷售活動中,不正確的做法有( )。
A.附送實物
B.抽獎銷售
C.以低于成本價銷售
D.認購費打折
E.附送基金份額
38.利用個人客戶的資產負債表可以明確( )。
A.客戶的償付比例
B.儲蓄比例
C.資產
D.負債
E.凈資產
39.下列需要列入個人現金流量表的項目有( )。
A.工資收入
B.房貸支付
C.人壽保險現金價值的積累
D.股權投資的資本利得
E.利息收入
40.基金的流動性風險表現在( )。
A.基金組合中股票價格的波動
B.基金組合中債券價格的波動
C.開放式基金可能發生巨額贖回導致贖回時間延長
D.封閉式基金可能會在一定價格下無法及時出售
E.基金管理人操作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