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各科真題匯總
二、風險監測主要指標
風險監測指標體系通常包括潛在指標和顯現指標兩大類,前者主要用于對潛在因素或征兆信息的定量分析,后者則用于顯現因素或現狀信息的定量化。
在信用風險管理領域,重要的風險監測指標有:
1. 不良資產/貸款率
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例題:單選。如果一家國內商業銀行的貸款資產情況為:正常類貸款50億元,關注類貸款30億元,次級類貸款10億元,可疑類貸款7億元,損失類貸款3億元,那么該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 )。
A.10%
B.15%
C.18%
D.20%
答案:D
解釋:(10+7+3)/(50+30+10+7+3) ×100%=20%
2. 預期損失率
預期損失率=預期損失/資產風險敞口×100%
預期損失是指信用風險損失分布的數學期望,代表大量貸款或交易組合在整個經濟周期內的平均損失,是商業銀行已經預計到將會發生的損失。
預期損失=PD×LGD×EAD,其中,PD為借款人的違約概率,LGD為違約損失率,EAD為違約風險暴露。
例題:單選。某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為500億元,風險加權資產總額為400億元,資產風險猖口味200億元,預期損失為1億元,則該商業銀行的預期損失類為( )。
A.0.03%
B.0.5%
C.1.08%
D.1.33%
答案:B
解釋:預期損失率=預期損失/資產風險敞口×100%=1/200×100%=0.5%
3. 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
單一(集團)客戶貸款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團)×100%
客戶貸款總額/資本凈額×100%
最大一家(集團)客戶貸款總額是指報告期末各項貸款余額最高的一家(集團)客戶的各項貸款的總額。
4. 貸款風險遷徙率
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屬于動態指標。風險遷徙類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和不良貸款遷徙率。
(1)正常貸款遷徙率
正常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 / (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期初正常類貸款:正常類貸款的總數/額——12萬
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貸款余額——12-1=11萬
期初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于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2)正常類貸款遷徙率
注意與正常的區別,上者涵蓋內容更廣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注意:不包含自身的類別,即正常類
特別建議:2010年下半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成績查詢入口
2011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時間預告
相關建議:
2010年下半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各科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