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銀行從業《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科目適用教材應為2019版(中國金融出版社),為方便考生備考,取得理想成績,學霸君總結法律法規高頻考點匯總如下,請收藏!
1、風險偏好。
風險偏好是商業銀行在追求實現戰略目標的過程中.愿意承擔的風險類型和總量,它是統一全行經營管理和風險管理的認知標準。是風險管理的基本前提。
2、風險戰略。
風險戰略是銀行為實現總體發展目標所制定的一系列風險管理目標和方針政策.它是對風險偏好的定性描述.是風險偏好的具體體現。為整個銀行發展戰略提供保障。風險戰略一般分為積極、穩健、保守三種類型。
3、風險文化
風險文化,又稱風險管理文化。是一種融合現代商業銀行經營思想、風險管理理念、風險管理行為、風險道德標準與風險管理環境等要素于一體的文化力,是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商業銀行穩健經營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風險管理文化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中的一種“不成文的規定”,包括員工的風險觀、風險管理意識、職業道德等。這些內容決定了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上的價值取向、行為規范,銀行業專業人員初級職業資格考試輔導用書和道德水準,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有重要的影響。
4、風險管理流程
銀行風險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計量、風險監測和風險控制四個步驟。
(1)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包括感知風險和分析風險兩個環節:感知風險是通過系統化的方法發現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種類和性質;分析風險是深人理解各種風險內在的風險因素。良好的風險識別應遵循全面性和前瞻性原則。
(2)風險計量。
風險計量是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后果及嚴重程度進行充分分析和評估.從而確定風險水平的過程。
(3)風險監測。
風險監測是指通過對一些關鍵的風險指標和環節進行監測.關注銀行風險變化的程度。
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同時,向內外部不同層級的主體報告對風險的定性、定量評估結果,以及所采取的風險管控措施及其質量和效果。
(4)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是對經過識別和計量的風險采取分散、對沖、轉移、規避和補償等措施,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過程。
①風險分散。風險分散是指通過多樣化的投資來分散和降低風險的方法。通常銀行采用限額管理的方法.避免風險敞口的過于集中。
②風險對沖。風險對沖是指通過投資或購買與標的資產收益波動負相關的某種資產或衍生產品,來沖銷標的資產潛在風險損失的一種風險管理策略。
③風險緩釋和轉移。風險緩釋的目的在于降低未來風險發生時所帶來的損失,擔保就是最常用、最重要的風險緩釋措施。風險轉移是指銀行將自身的風險暴露轉移給第三方,包括出售風險頭寸、購買保險或進行避險交易等。
④風險規避。風險規避是指商業銀行拒絕或退出某一業務或市場,以避免承擔該業務或市場帶來的風險,即不做業務,不承擔風險。
⑤風險補償。風險補償主要是事前(損失發生以前)對風險承擔的價格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