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級經濟師考試工商管理考點:第二章
第四節 企業變革
企業生命周期
(一) 含義:企業生命周期是指一個企業的誕生、成長直至最后消亡的過程。
(二)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的演進與組織特征
包括:創業階段、集體化階段、規范化階段和精細階段 。
1.企業的創業階段特征
(1)創立者也是企業的所有者。
(2)組織是非規范的,非常靈活,組織中層次較少,分工不明確,主要由企業主本人行使監督、管理和控制的權力 。
(3)產品或服務比較單一,企業內部的溝通和協調簡單、直接,決策的效率比較高。
(4)經營目標是立足于生存,內外部環境均處于變動之中 。
(5)尚缺乏長遠的規劃。
2.企業的集體化階段特征
(1)組織逐步規范化,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程序和規章制度;
(2)分工開始明細,企業內機構增加,內部的溝通和協調也隨之增加;
(3)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比較集中,開始引入職業經理人,出現了經營權和所有權部分分離。
(4)企業的主要目標是獲得高速成長的市場機會,企業具有強烈的創新愿望。
3.企業的規范化階段特征
(1)組織內部機構制度化、程序化、科學化開始形成。
(2)分工精細,有較為成熟的產品或服務線,能夠提供多樣化服務,內部環境穩定。
(3)經營領域的擴大,協調和溝通增多,專業化管理已經成為主要的管理方式,企業內部形成經理人隊伍。
(4)企業的主要目標是擴大市場并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領域,企業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4.企業的精細階段特征
(1)可能不再適應環境,或者變得行動遲緩,過于行政化,因而必須經歷一個重塑和創新的過程。
(2)通常需要更換高層管理者 。
企業變革的基本動因
(一)企業變革的基本原因
基本原因:組織本身發展過程中的矛盾沖突 。
(1)企業既要面對內部的若干子系統,又要面對外部環境。
(2)企業一方面要集合人的力量形成有機的整體,以便更好地實現組織目標;另一方面要適應環境,謀求自身的發展。
這種特殊的要求,決定了企業不可避免地處在各種矛盾的焦點上。通常情況下,這些矛盾主要集中反映在三個方面:
其一,環境要求與企業內部要求之間的矛盾。
其二,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之間的矛盾。
其三,科學、理性與人性之間的矛盾。
(二)企業變革的外部驅動因素
(1)技術
(2)政治、法律
(3)經濟:包括國民經濟發展現狀及前景、市場狀況等。
(4)社會
(三)企業變革的內部驅動因素
(1)企業目標的選擇與修正
(2)組織職能的轉變
(3)企業成員內在動機與需求的變化
企業變革的先兆
(1)企業決策效率低下或經常出現決策失誤。
(2)企業溝通渠道不暢。
(3)企業的組織職能難以正常發揮。
(4)企業缺乏創新。
企業變革的戰略類型
1.技術變革
(1)定義:技術變革主要是指生產流程方面的變革,包括有關知識和技能的更新和應用。
(2)內容:技術方面的變革涉及產品或服務的生產技術,包括工作方式、裝備、工藝流程等。
2.產品與服務變革
(1)定義:產品與服務變革是關于企業產品或服務產出的。
(2)內容:新產品包括對現有產品的小改進或者更新模式。
(3)許多用來描述技術變革的概念都是與新產品或新服務的創造有關。
3.戰略與結構變革
(1)內容:完全是企業行政管理問題。
(2)要求:主要關系到企業的監督與管理。
4.文化變革
文化變革是指針對企業員工的價值觀、態度、期望、信仰,以及行為和能力等方面所進行的變革。
影響企業成功變革的因素
1.企業戰略
2.企業成長
3.社會發展
4.技術創新(組織演變的基本動因)
5.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