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級經濟師考試工商管理考點:第八章
第二節 財務管理內容
知識點一、籌資管理[掌握]:
籌資是指企業作為籌集資金的主體,根據其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對外投資和調整資本結構等活動的需要,通過籌資渠道和金融市場,運用籌資方式,經濟有效地籌措和集中資本的活動。
(一)籌資渠道
(1)政府財政資金。
(2)銀行信貸資金。
(3)非銀行金融機構資本。
(4)其他法人單位資金。
(5)民間自然人資金。
(6)企業自留資本。
(7)國外即我國港澳臺資本。
(二)籌資方式
(1)吸收直接投資。這種投資方式是指籌資方與投資方通過協商簽訂協議,籌資方直接籌集到股權資本,投資方享有企業一定的所有權,享有相應收益并承擔經營風險。
(2)發行股票。發行股票是股份制公司籌集股權資本的基本方式。
優點:籌措的資金可永久使用;沒有固定的股利負擔;籌資風險小。
(3)發行債券。
(4)銀行借款。
(5)商業信用。
(6)租賃籌資。
(7)利用留存收益。
(8)發行短期融資券。
(9)其他金融工具。
二、投資管理[掌握]:
(一)固定資產投資管理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較高,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
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包括:廠房的新建、擴建、改建機器設備的購進及更新。
1.固定資產投資的特點
(1)投資數額大,發生次數少。
(2)回收時間長
(3)變現能力差。
2.固定資產投資管理程序
(1)確定投資決策目標。
(2)投資項目評價。
(3)投資項目決策。
(4)投資項目實施與控制。
(二)股權投資管理
三、營運資本管理[了解]:
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后的余額即為營運資本。
營運資本是企業為了維持正常的經營活動所需要的資金,即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可用的流動資產凈額。
財務管理的日常活動是對營運資金的管理,包括對流動資產的管理和對負債的管理。
(一)現金及有價證券管理
現金是指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以貨幣形式存在的資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國家對現金管理有明確規定,包括:①現金的使用范圍;②庫存的現金一般以3—5天的零星開支為限;③不得坐支現金,即企業不能用其收到的現金直接支付現金開支;④不得出租出借銀行賬戶;⑤不能套用銀行信用;⑥不得保存賬外公款,不能把公款以個人的名義存人銀行。
現金是流動性最好的資產,但過量持有現金會發生機會成本,增加管理成本,降低整體資產的收益率水平。為此,企業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存貨、因素分析、隨機等模式確定最佳資金持有量。
(二)應收賬款管理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由于對外銷售其產品、材料、提供勞務及其他原因,應該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的單位收取的款項。
(1)信用標準。信用標準是客戶獲得企業商業信用所應具備的最低條件。企業在制定選擇信用標準時,應考慮三個基本因素:①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情況。 ②企業承擔違約險的能力。 ③客戶的資信程度。
客戶資信程度的高低通常決定于五個方面:客戶的信用品質(CharaCter)、償付能力(Capacity)、資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經濟狀況(Contions),簡稱"5C”系統。
(2)信用條件。企業接受客戶信用訂單時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現金折扣率等。信用條件的表示方式是“3/10,2 /20,n/45”,其含義是:如果客戶在開出發票的10天付款,享受3%的折扣;如果在開出發票的第11天到20天內付款,享受2%的折扣;如果客戶放棄現金折扣,全部款項必須在45天內付清。
信用期限長、現金折扣率高,說明企業信用政策松,促銷力度大。
(3)收賬政策。當客戶違反信用條件至拒付賬款時企業所采取的收賬策略與措施。
(三)存貨管理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生產或銷售而儲備的物資。
存貨管理要解決以下兩個問題:其一,訂購批量或生產批量問題。。其二,訂貨點或再生產點。有效的存貨管理模式包括:經濟訂貨批量(EOQ)模式、物料需求計劃(MRP)模式、準時制(JIT)模式、供應商管理存貨(VMI)模式。
四、利潤分配管理[了解]:
(一)利潤分配的順序
利潤分配是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按照國家財務制度規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順序,在國家、企業和投資者之間進行的分配。
(二)利潤分配的方式
(1)現金股利
(2)股票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