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跌,股票基金大概率跌,也有不跌的情況。要了解指數和股票基金的關系,需要先理清以下這些概念:
1、什么是指數?指數如何計算的?
指數是在證券市場上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證券(或全部證券),通過對證券的交易價格進行平均和動態對比從而生成指數,借此來反映某一類證券(或整個市場)價格的變化情況。
股價指數編制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即算術平均法、幾何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
①算術平均法:先選定具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并確定基期指數,然后計算某一日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將該平均數與基期對應的平均數相比,最后乘以基期指數即得出該日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②幾何平均法:國際金融市場上有一部分較有影響的股票指數是采用幾何平均法編制的,其中以倫敦金融時報指數和美國價值線指數為代表。在幾何平均法中,報告期和基期的股票平均價采用樣本股票價格的幾何平均數。
③加權平均法:加權平均法首先按樣本股票在市場上的不同地位賦予其不同的權數,即地位重要的權數大,地位次要的權數小。
常見的證券價格指數有股票價格指數和債券價格指數。
國際上主要的股票價格指數有道瓊斯股價平均指數、標準普爾股價指數、金融時報股價指數、H經指數等。主要的債券價格指數包括美林債券指數、JP摩根債券指數、雷曼兄弟債券指數、道瓊斯公司債券指數和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債券指數等。
國內股票價格指數和債券價格指數主要包上證股票價格指數、深證綜合股票價格指數、滬深300指數、上證180指數等,債券價格指數主要包括中國債券系列指數、上海證券交易所國債指數和中信債券指數等。
2、指數和股票基金的關系
由于股價指數反映某一類證券(或整個市場)價格的變化情況。比如滬深300指數是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編制,用以反映A股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數。
如果滬深300指數跌了,那么A股市場整體走勢都是下跌的,股票基金也就很大可能是下跌的。由于基金采取分散投資,可能出現其中股票的漲幅大于跌幅股票的情況,也有可能是上漲的。
3、指數基金和指數的關系
指數基金是以指數成分股為投資對象的基金,主要目的是取得與指數相近的收益率,投資策略為被動投資,因其較低的管理費、申贖費等而具有成本優勢。同時因其較高的透明度而受投資者青睞。
指數基金的風險指標主要是跟蹤誤差,跟蹤誤差越大,反映其跟蹤標的偏離度越大,風險越高;跟蹤誤差越小,反映其跟蹤標的偏離度越小,風險越低。
由于指數基金采取的是被動投資的方式,追蹤的指數漲了,那么基金大概率也是漲的。跟蹤誤差主要來源于基金分紅、基金費用、現金留存和抽樣復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