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階段是資金投入的最大階段,是招投標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體化。加強施工控制,就是加強履約行為的管理。房地產開發產業是隨著國家住房分配供給體系的改革而產生的。雖然與基建項目具有共性,但也會不可避免地發生“三超”現象,但“三超”的超額必須由企業的贏利來彌補,如果控制失衡,會使企業經營虧本。因此,房地產企業的盈利目的決定了項目投資必須實現預期的目標。該階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為:
1、抓好合同管理,減少工程索賠
在施工階段成本控制的關鍵是對工程變更實行有效控制。針對目前工程量清單報價,施工單位往往采取“低價中標,索賠贏利”的方式承攬工程。
2、從管理模式上著手,建立建設監理制,追求項目投資的有效控制。按照監理規定和實施細則,完善職責分工及有關制度,落實責任,從工程管理機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資控制系統。同時做好月度工程進度款審核,避免投資失控。工程進度款的審核,對監理方確定的工程量,按合同約定的計價依據,套用材料單價及費用定額,核價后支付相應的工程進度款。
3、從技術措施上展開項目投資的有效控制
對主要施工技術方案做好論證的基礎上,廣泛應用新材料、新工藝、新辦法等等,想方設法在技術上實施項目投資的有效控制。技術措施是實施項目投資的必要保證。據統計,材料費一般占直接工程費的70%左右。同時,直接費的高低影響到間接費的高低,因此,選用新工藝、新材料,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縮短工期的有力保證。
4、從經濟措施上展開項目投資的有效控制
嚴格控制現場經費和總部管理費,合理使用廣告策劃費、銷售代理費等,減少銷售成本,最大限度降低靜態投資。例如:占道費、綠化賠償費和其他補償費等,對大宗材料或大型設備按合同要求可直接進行提供,以達到降低造價之目的。
四、竣工階段的成本控制
該階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階段。根據合同、預算及費用定額、竣工資料、國家或地方的有關法規,認真審核工程款。以政策為依據,對送審的竣工決算進行核實工程量,落實聯系單簽證費用,使審核后的結算真正體現工程實際造價。
五、結束語
成本控制不光是包括建設實施階段,在投資控制、工期控制、質量控制等是互為關聯的,存在著對立統一的辨證關系。要抓好投資控制,必須抓好項目的質量和進度等。因此,項目造價、工期、質量等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問題,項目成本控制是集經濟、技術與管理為一體的綜合學科,只有做到各方面綜合平衡,才能做到直接有效。在房地產開發項目中必須對影響成本的各個階段實施全過程控制,以利于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的合理流動,實現投資的良性循環。也只有這樣,房地產項目投資才能真正可控,管理才會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