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級建造師《市政實務》考試中,數字型考點是歷年真題的高頻考點,考核題型包括選擇題及案例題。這部分知識點涉及面較廣,容易混淆。因此,233網校對該部分重要數字型考點內容進行歸納、匯編形成專題系列,幫助大家學習和記憶!推薦收藏起來,多看多記!
城軌交通篇
以下是城市軌道交通工程23個重要數字考點匯總,具體內容如下:
1、在地質條件較差和拱部孤度較平緩時,10~12m斷面仍宜采用CD法。
2、按常規荷載設計的地鐵車站站臺區的柱距一般取6~8m。
3、地下水控制水位應滿足基礎施工要求,基坑范圍內地下水位應降至基礎墊層以下不小于0.5m。
4、面狀降水工程降水井點宜沿降水區域周邊呈封閉狀均勻布置,距開挖上口邊線不宜小于1m。
5、線狀、條狀降水工程降水井宜采用單排或雙排布置,兩端應外延條狀或線狀降水井點圍合區域寬度的1~2倍布置降水井。
6、當真空井點孔口至設計降水水位的深度不超過6.0m時,宜釆用單級真空井點;當大于6.0m且場地條件允許時,可采用多級真空井點降水,多級井點上下級高差宜取4.0~5.0m。井點間距宜為0.8~2.0m,距開挖上口線的距離不應小于1.0m。
7、降水工程正式運行前應進行聯網試運行抽水試驗,當基坑內觀察井的穩定水位24h波動幅度小于20mm時,可停止試驗。
8、單管法及雙管法的高壓水泥漿和三管法高壓水的壓力應大于20MPa。
9、板樁的長度有限,其適用的開挖深度也受限制,一般最大開挖深度在7~8m。
10、攪拌樁28d齡期無側限抗壓強度不應小于設計要求且不宜小于0.5MPa,水泥宜釆用強度等級不低于P·O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11、型鋼水泥土攪拌墻中,相鄰型鋼的接頭豎向位置宜相互錯開,錯開距離不宜小于1m,且型鋼接頭距離基坑底面不宜小于2m。
12、地下連續墻的一字形槽段長度宜取4~6m。
13、地下連續墻溝槽開挖,泥漿液面始終保持在導墻頂面以下20cm并高出地下水位1m,以穩定槽壁。
14、水泥土擋墻的28d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宜小于0.8MPa。為增加墻體的抗拉性能插入桿筋,插入深度宜大于基坑深度,并應錨入面板內。面板厚度不宜小于15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15。
15、環形開挖進尺為0.5~1.0m,不宜過長。臺階長度一般以控制在1D內(D一般指隧道跨度)為宜。
16、噴射混凝土應釆用早強混凝土,使用前應做凝結時間試驗,要求初凝時間不應大于5min,終凝時間不應大于10min。
17、噴射混凝土的養護應在終凝2h后進行,養護時間應不小于14d。
18、超前小導管應選用焊接鋼管或無縫鋼管,鋼管直徑40~50mm,小導管的長度宜為3~5m,前后兩排小導管的水平支撐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m。
19、雙向相鄰管棚的搭接長度不小于3m。
20、管棚注漿,注漿壓力達到設定壓力并穩壓5min以上,注漿量達到設計注漿量的80%時,方可停止注漿。
21、豎井應設置安全護欄,護欄高度不應小于1.2m。
22、圈梁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0%及以上時,方可向下開挖豎井。
23、馬頭門施工,上臺階掌子面進尺3~ 5m時開挖下臺階,破除下臺階隧道洞口豎井井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