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反映行政法的本質和基本價值要求,體現行政法各個制度和具體規則的內在聯系,調節基本行政關系的共同性規則。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
(一)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都是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于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合法行政原則,在結構上包括兩個方面:
1.行政機關必須遵守法律,即“依法行政”。行政機關違反法律作出的規定和決定,不能取得法律效力。行政機關不積極執行和實施法律規定的義務,就將構成不作為違法。
2.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即“無法律無行政”。沒有法律根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義務的決定。否則,就將構成行政違法。
(二)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是指行政行為內容要客觀、適度,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其核心含義,是行政裁量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基礎,禁止行政決定的武斷專橫和隨意。它要求行政行為符合法律的目的,具有合理的動機,考慮相關因素,符合正當程序和最一般的法律正義要求。
行政合理性涉及到行政裁量權。行政裁量權包括三個方面:種類裁量權、幅度裁量權、程度裁量權。
合法行政原則與合理行政原則之間的關系:合法行政原則與合理行政原則都是行政行為應當同時遵循的原則。從廣義上講,合理行政原則也屬于合法行政原則。我們只是在合法行政原則的基礎上探討合理行政原則,也就是說,行政行為應當首先要合法,然后再合理。所以,行政機關的行為包括三種狀況:(1)合法、合理。(2)合法、不合理。(3)不合法、不合理。不存在“合理、不合法”的狀況。
例1:某市為加強道路交通管理,規范日益混亂的交通秩序,決定出臺一項新舉措,由交通管理部門向市民發布通告,凡自行攝錄下機動車輛違章行駛、停放的照片、錄像資料,送經交通管理部門確認后,被采用并在當地電視臺播出的,一律獎勵人民幣200元—300元。此舉使許多市民踴躍參與,積極舉報違章車輛,當地的交通秩序一時間明顯好轉,市民滿意。新聞報道后,省內甚至外省不少城市都來取經、學習。但與此同時,也發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違章駕車者去往不愿被別人知道的地方,電視臺將車輛及背景播出后,引起家庭關系、同事關系緊張,甚至影響了當事人此后的正常生活的;有乘車人以肖像權、名譽權受到侵害,把電視臺、交管部門告上法庭的;有違章司機被單位開除,認為是交管部門超范圍行使權力引起的;有搶拍者被違章車輛故意撞傷后,向交管部門索賠的;甚至有利用偷拍照片向駕車人索要高額“保密費”的,等等。報刊將上述新聞披露后,某市治理交通秩序的舉措引起了社會不同看法和較大爭議。
問題:請談談你對某市治理交通秩序新舉措合法性、合理性的認識。(注意:不能僅就此舉引發的一些問題、個案談具體適用法律的意見)
講解:本題考點是合法行政與合理行政的關系。本案是一個真實的案例,“某市”為廣州市。廣州市出臺的治理交通秩序的新舉措,是一個抽象行政行為,內容是懸賞舉報。據此,廣州市交通管理部門對舉報交通違章者進行獎勵,對交通違章者進行處罰和曝光。這就涉及到廣州市治理交通秩序新舉措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問題。
但是,本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缺少合法性判斷的條件。交通新舉措是否合乎上位法的規定,題目中并沒有予以說明。所以,考生可以自己作出判斷。合理性問題同樣需要考生的衡量,因為題目中列舉了交通新舉措的利與弊。如果認為利大于弊,則是合理的,反之則是不合理。所以答案有三種可能性:(1)合法、合理;(2)合法、不合理;(3)不合法、不合理,這些都屬于正確答案。但是,不存在合理但不合法的情形,因為只有對合法行為,我們才討論其合理性問題。
(三)程序正當原則
1.行政公開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公開,以實現公民的知情權。
2.公眾參與原則。行政機關作出重要規定和決定,尤其是作出對公民不利的決定,應當聽取公民的意見。
3.回避原則。行政機關履行職責,與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四)高效便民原則
1.行政效率原則。行政機關應當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不完全作為。遵守法定時限,禁止不合理延遲。
2.便利當事人原則。行政機關在行政活動中增加當事人的程序負擔,是行政侵權行為。
(五)誠實守信原則
1.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準確、真實。
2.保護公民信賴利益原則。非因法定事由并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要對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六)權責一致原則
1.行政效能原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
2.行政責任原則。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