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通用過程包括接案、預估、計劃、介入、評估和結案六個步驟。該章的考點貫穿于整本書。考生要掌握每一個步驟的基本內容和技巧。從歷年考試的出題情況來看,整個比重較大,接案和計劃在考試中多次出現。下面通過整個章節的思維導圖形式和知識點的整理,幫助大家更好的認識和理解該內容:
一、牢記并收藏
1、社會工作實務思維導圖
二、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相關知識點
1、接案
階段 | 主要內容 | ||
接案 | 步驟與核心 | 1、接案前的準備 | (1)接案:服務對象遇到困難前來機構求助,負責接待社工所做的工作。 |
2、會談 | (1)會談的目的和場所安排 | ||
3、收集服務對象資料 | (1)資料收集的范圍和內容 | ||
應注意的事項 | 1、決定是否需要緊急介入 |
2、預估
階段 | 主要內容 | |
預估 | 目的和任務 | 1、預估 根據既定情境中的事實與特點推論出有關服務對象問題含義的暫時性結論的邏輯過程。 2、目的 了解服務對象及其問題以及服務對象所處的環境,做出正確的計劃以解決或消除問題。 3、預估的任務 (1)識別服務對象的客觀因素 (2)識別服務對象的主觀因素 (3)識別服務對象問題的成因及使問題延續的因素 (4)識別服務對象及環境的積極因素 (5)決定提供服務的方式和內容 |
基本步驟 | 1、探究服務對象的問題與需要 |
3、計劃
階段 | 主要內容 | |
服務計劃 | 制訂服務計劃的原則 | 1、要有服務對象的參與 |
制訂服務計劃的方法 | 1、設定目的和目標 (1)確定服務對象需要和問題 (2)向服務對象解釋設計目標的目的 (3)共同選擇適當的目標 (4)目標陳述要明白易懂 (5)目標可測量、可操作化和現實性 (6)與服務對象討論目標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7)確定目標先后次序 | |
2、構建行動計劃 |
三、現在開始做【更多試題=>>>】
1、社會工作者小王接待了由鄰居陪同前來求助的李奶奶,李奶奶說自己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前幾天因腦梗住院治療。她每天要去醫院送飯,昨天在回家途中扭傷腳踝,行走困難。經過溝通,小王與李奶奶定了需要小王協助解決的具體困難,小王所做的是社會工作者通用過程中()階段的工作。
A.接案
B.簽訂協議
C.預估
D.制定方案
2、劉先生失業后,一家人依靠“低保金”生活,為鼓勵劉先生一家,社會工作者小候做了下列工作,與劉先生和劉太太進行了面談,詢問他們失業后的生活情況,傾聽他們對目前生活處境的感受,了解劉先生和劉太太的教育背景,專長和再就業經歷,向居委會和劉先生的鄰居了解其與鄰里的關系。這些是社會工作者服務過程中()階段應完成的任務。
A.結案
B.預估
C.計劃
D.介入
3、初二學生小強經常與同學吵架,老師為此批評過他很多次,小強說自己知道不應該這樣做,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為了幫助小強,社會工作者與他一起確定了改變的目標。以下屬于正面目標陳述的是( )。
A.降低情緒失控的頻次
B.記錄與同學爭吵的次數
C.減少與同學爭吵的次數
D.增加與同學心平氣和溝通的次數
4、王女士因為女兒的小偷小摸行為感到很苦惱,向社會工作者老李抱怨說:“我真不知道女兒的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平時也沒少給她零花錢,但她還是拿別人的東西,怎么管都不行。”為了解王女士的問題,老李下列回應中屬于事實性溝通的是( )。
A.“我能理解您的苦惱。”
B.“您覺得自己有什么資源可以幫助女兒?”
C.“您覺得自己做些什么可以幫助女兒改變?”
D.“您發現女兒有小偷小摸行為時做了什么?”
5、社會工作者老羅接待了前來求助的陳先生。陳先生告訴老羅,自己辛苦賺錢養家,不上班的妻子不僅不體諒他,花錢大手大腳,還總是說他“太摳門”“太懶惰”,不關心這個家,也不關心她和孩子,現在夫妻關系緊張,他很苦惱。為深入了解陳先生的求助過程,老羅適宜的提問是( )。
A.“陳先生,您對我們有什么期望?”
B.“陳先生,您是怎么知道我們機構的?”
C.“陳先生,您為這次面談做了什么準備?”
D.“陳先生,您來我們機構之前做過哪些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