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區社會工作的過程
包括社區分析、社區服務(活動)方案策劃、方案執行及方案評估。
1、社區分析
(1)社區類型分析:商品住宅區、單位型社區、經濟適用房住宅區、老舊小區
(2)社區基本情況分析:名稱、歷史;地理位置及其周邊生態環境;人口結構;社區組織或單位資源
(3)社區問題分析:社區內共同性問題的分析;社區內群體性問題分析
(4)社區需求分析:感覺性需求、表達性需求、規范性需求、比較性需求
2、社區服務(活動)方案策劃
(1)服務(活動)策劃前的分析工作:服務對象分析、問題分析、服務(活動)的邏輯推進步驟分析
(2)服務策劃過程
確認社區需求;了解居民或服務對象特征;訂立工作目標(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期望服務效果);評估自身能力(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能力,人財物的分配等);制訂工作進度表(開始、推行、評估);程序編排:設計一系列目標活動。
3、社區服務(活動)方案執行
(1)籌備階段:經費籌措、人力安排、場地安排、服務宣傳推廣方面
(2)服務或活動階段:預算管理、時間進度管理、服務品質管理、士氣激勵和提升
(3)結束階段:經費報銷、服務資料及時歸檔、對專業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進行表彰、服務成效進行評估
4、社區服務(活動)方案策劃的評估
評估方法:定量評估、定性評估
評估內容:方案成效評估、方案過程評估
二、社區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1、資源連接
(1)社區資源的含義和類型
可以被社區運用為社區居民服務的一切的人力、物力、財力、文化和組織資源。人財物、正式非正式、社區內外之分
(2)社區資源的連接方式
資源整合(社區組織間的合作協調)、資源共享(相鄰社區共同合作)、資源流通(資源彈性使用,保證使用效率)
2、推動居民參與
(1)社區參與的層次和形式:告知、咨詢、協商、共同行動(分工合作)、社區居民自治(最高形式的參與)
(2)影響社區居民參與的因素分析:參與價值(不關心、自責、無用感)、參與意愿、參與能力(時間和金錢、知識與技巧)
(3)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的策略:促進社區居民參與價值的肯定;提升社區居民的參與意愿;提高社區居民的參與能力(知識和技巧的培訓、妥善處理時間與資源的缺乏問題)
3、建立社區支持網絡
(1)個人網絡:個人的現在人際關系以及所置身的環境內具有發展潛力的成員
(2)志愿者聯系網絡:社區中擁有極少個人聯系的服務對象,建立一對一幫助
(3)互助網絡:面對相同問題或具有相似興趣、能力的人聚合和一起
(4)鄰里協助網絡:鄰里、社區商店員工、物業公司職工、保潔員、保安員等;服務對象提供支援中扮演重要角色
配套習題:
1、社會工作者在進行社區需求評估時,記錄了各方的訴求,反映出了不同的社區需求。下列表述中,反映出規范性需求的是( )。
A. 老年人:“社區應建一個養老中心。”
B. 障礙人士:“社區應配備一個康復訓練室。”
C. 居民:“我們社區的綠化比其他社區差遠了。”
D. 街道辦事處主任:“社區缺少一個日間照料中心。”
【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查社區需求分析。規范性需求是指由專家學者、專業人士、政府行政官員評估而決定的需求。
2、某老舊社區的衛生環境和交通狀況都很差,該社區的社會工作服務站擬通過“共同行動”方式激發居民參與“重塑社區環境”活動。在開展這項活動時,社會工作者適宜的做法是( )。
A. 告知居民重塑社區環境的目標
B. 請居民共同設計和決定重塑計劃
C. 告知居民重塑社區計劃的實施方案
D. 請居民自己決定是否需要重塑社區環境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社區社會工作的方法。社區參與的層次和形式有:(1)告知;(2)咨詢;(3)協商;(4)共同行動;(5)社區自治。其中,共同行動是指在決策過程中,社區建設或改造的規劃由大家共同決策,并在決策過程中分配任務,讓大家共同分擔執行責任,形成分工與合作。
3、社會工作者小寧為社區的老年人開展了防詐騙宣傳教育的系列活動,旨在幫助他們提升防范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在該活動的實施階段,小寧除需要做好預算管理、時間進度管理和服務品質管理外,還應該( )。
A. 評估系列活動的成效
B. 制訂活動實施計劃
C. 提升志愿者的工作熱情
D. 調查老人受騙情況
【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社區服務方案的執行。在該活動的實施階段,小寧需要做的工作有預算管理、時間進度管理、服務品質管理、士氣激勵和提升。
4、某寫字樓有一些大齡未婚青年,社會工作者小滿打算為他們舉辦交友聯誼活動,在進行活動總體策劃之前,小滿應該( )。
A. 估算活動的成本投入
B. 了解類似活動的舉辦情況
C. 測算活動受益者的可能人數
D. 了解活動受益者的參與感受
E. 了解服務對象對婚戀問題的想法
【答案】A,C,E
【解析】 本題考查社區服務(活動)方案策劃。社區服務(活動)方案策劃是一個以未來為取向,服務或活動為歸依的策劃過程。即在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征求各類社區居民的意見后,決定采取的服務(活動)內容和形式,以便系統地達到特定目標。服務(活動)策劃前的分析工作有:(1)服務對象分析。界定所需服務對象、服務對象的篩選標準、服務對象的人數等。(2)問題分析。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如何為他們提供服務、如何整合資源系統等。(3)服務(活動)的邏輯推進步驟分析。界定問題、確認目標、選定評估的指標、尋找各種可行的方案、計算每個方案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時間)、計算每個方案的成效、列舉方案并進行比較分析。
5、為推動和吸引居民參與“感動社區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社會工作者可以采用的工作策略有( )。
A. 邀請居民討論具體的評選方案
B. 通過微信平臺向居民通報活動進展
C. 為參與評選活動的居民提供政策優惠
D. 以網絡投票結果作為唯一的評選依據
E. 為居民開展提升溝通能力的小組服務
【答案】A,B,E
【解析】 本題考查社區社會工作的方法。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的策略有:(1)肯定居民的參與價值(B);(2)提升社區居民的參與意愿(A);(3)提高社區居民的參與能力(E)。
6、為響應政府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精準扶貧的號召,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擬在綠村開展扶貧工作,為此,機構邀請相關領域專家來綠村進行需求評估,該機構此舉的目的是為了了解綠村的()需求。
A. 感覺性
B. 規范性
C. 表達性
D. 比較性
【答案】B
【解析】規范性需求:指由專家學者、專業人士、政府行政官員評估而決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