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 針對婦女暴力行為的干預
(1)針對婦女的婚姻暴力。
①婚姻暴力的概念:聯合國《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宣言》、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婚姻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
②婚姻暴力的特征:受虐婦女綜合征的特征包括低自尊、暴力循環、暴力正常化。
③對婚姻暴力的誤區:兩口子打架是“家務事"“私事”“清官難斷家務事”;是丈夫喝醉了酒或者在外面承受的壓力太大所致;是暴力性格所致;是受害者的不當行為引起的。
④婚姻暴力帶來的后果
(2)拐賣婦女:拐賣婦女問題的界定;對被拐賣婦女造成的傷害;介入策略(修改完善法律條文;開展針對性綜合治理;后續跟進服務)。
(3)針對婦女性暴力:
①定義:強奸、性騷擾、猥褻;
②性暴力給女性帶來的危害:生理傷害;心理傷害;家庭方面的傷害;對社會的危害
(4)針對婦女暴力的干預原則和策略:
①原則:接納婦女、尊重婦女、關注安全、建立專業關系、施暴者對其行為負責并終止暴力行為。
②策略:促進相關立法及完善相關法律;開展反家暴綜合干預行動;建立反家暴支持小組;為受暴婦女提供各種形式支持。
【2024年真題示例】
1、劉女士長期遭受家暴,丈夫一喝醉就打她。鄰居向社會工作者小于反映了這一情況后,小丁與劉女士進行了會談,發現她已有“受虐婦女綜合征”的表現。劉女士的下列表述中,符合“受虐婦女綜合征”的是()。
A.“他主要是因為喝醉酒才打我”
B.“我必須盡快結束這樣的日子”
C.“我一定要讓他為此付出代價”
D.“不管怎么說他都不應該打我”
受虐婦女綜合征:長期遭受婚姻暴力的婦女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稱之為“受虐婦女綜合征”。其特征如下:
(1)低自尊:認為自己應該對施暴者的行為負責,有嚴重的罪惡感和心理壓力,并帶有身心疾病,相信除了自己外沒有人能夠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2)暴力循環:婚姻暴力是有規律的,呈現出周期性循環發生的特征,分為憤怒情緒積蓄期、爆發期、道歉、寧靜、愛、喘息期等不同階段,有時也被人們稱作“螺旋狀”的暴力。每次暴力不僅有周期而且深度也不同。
(3)暴力正常化:長期和反復經受暴力的婦女,不是不愿反抗暴力,而是逐漸將暴力行為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將其正常化。她們被暴力控制了身心,否定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夠擺脫暴力等。
【此題有問題,沒有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