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學方法導論知識第六章:教學評價的方法
第六章 教學評價的方法
1、 教學評價:指評價主體依據一定的標準、運用各種科學的方法、在系統收集有關教學事實信息的基礎上、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統一的教學活動整體或局部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
2、 教學評價構成:評價主體(教育行政人員、教師和學生、社會)、客體、方法、標準。
3、 教學評價的功能:導向與激勵功能;鑒定功能;改進提高功能(主要功能);管理功能。
4、 1993年教育部開始實施“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
5、 教學評價分類:(1)評價時間和作用: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2)評價的標準:相對評價、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3)評價主體: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4)評價方法:定性評價(等級法、評定法、評語法)和定量評價(考試)。
6、 診斷性評價: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對學生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等狀況進行的測定與預測;形成性評價:在教學活動計劃實施過程中、對教學計劃、方案執行的情況進行的評價(平時成績、單元測驗);總結性評價:指某一教學活動告一段落或完成之后所進行的評價(高考、末考);相對評價:以被評價對象集合內部的某一狀態或標準樣組的水平為參照標準進行的評價(選拔、排名);評價:在評價對象群體以外、根據一定的目標和準則確定一個標準、在評價時、將每一個評價對象與確定的標準進行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的程度(末考);個體內差異評價:根據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觀點提出來的、它是以評價對象自身狀況為基準、就自身的發展情況進行縱向或橫向比較而做出價值判斷的過程。
7、 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編制是教學評價方案設計的中心環節。評價標準等級一般2-4個。
8、 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方向性、科學性、客觀性、發展性、可行性原則。
9、 現代教學評價理念:在評價功能上、由側重甄別和選拔轉向側重發展;在評價對象上、從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轉向關注對過程的評價;在評價主體上、強調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信息的多元化;在評價方法上、強調評價方式多樣化、注重把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結合起來。
10、現代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測試、檔案袋評價、學習契約評價、反思評價表、活動表現評價(實習)。
11、檔案袋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某個目的所收集的相關資料的有組織呈現、通過這些資料或材料、可以展示事情的進展過程或者個人的成長經歷。
相關鏈接:
特別推薦:
?γ??????? | ??? | ???/???? | ??????? | ???? |
---|---|---|---|---|
?????????????????+?????????????? | ????? | ??1000 / ??550 | ![]() |
???? |
С???????????????+????????????????? | ??? | ??1000 / ??550 | ![]() |
???? |
????????????????????+??????????????????????桿 | ????? | ??1000 / ??550 | ![]() |
???? |
2017????????????????????С?????? | ????? | ??300 / ??200 | ![]() |
???? |
2017???????????????????С?????? | ??? | ??300 / ??200 | ![]() |
???? |
2017???????????????????? | ???? | ??300 / ??200 | ![]() |
???? |
2017?????????С?????????? | ????? | ??300 / ??200 | ![]() |
???? |
2017??????????????????????????桿 | ???? | ??200 / ??200 | ![]() |
???? |
2017????????????????????桿 | ????z | ??200 / ??200 | ![]() |
???? |
2017??С?????????????????????? | ????? | ??200 / ??200 | ![]() |
???? |
2017??С????????????????桿 | ??? | ??200 / ??200 | ![]() |
???? |
- ????????????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