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大神王奕珃一起學《綜合素質》備考第一課,快速了解考什么、怎么考以及如何高效備考!
一、考情分析
合格分數:卷面分150分,查詢分120分,查詢成績70分以上為合格。
核分機制:報告分數經過排名轉化,報考人數*通過率=合格人數,排名需在合格人數以內。
通過率:改革初期,官網公布的通過率為27.53%,但是隨報考人數的遞增,難度會越來越大。
二、考試內容
綜合素質各部分分值占比差異大,且出題規律性較強,備考時,應“有所舍”。
備考順序:
試卷結構
單選 | 材料分析 | 寫作 | 總計 | |
數量 | 29 | 3 | 1 | 33 |
單個分值 | 2 | 14 | 50 | / |
總計 | 58 | 42 | 50 | 150 |
占比 | 47% | 53% | 100% |
三、典型例題
選擇題
類型一、送分題,依據常識即可判斷
1、(2019下半年-14)小剛自習課與同學說話,被學校扣了分,班主任王老師把小剛叫到辦公室訓了一頓,小剛解釋說:“老師,今天主要是因為……”王老師更生氣了:“每次你都有理由,再這樣叫你家長來!”王老師的做法( )。
A.恰當,制定了校規就應該嚴格執行
B.恰當,對屢教不改的學生就要批評
C.不恰當,應該聽小剛解釋清楚再處理
D.不恰當,應該殺一儆百,在教室里處理
答案:C
類型二、記憶題,教育法規中常見
(2019下半年-12)小學生羅某在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中受傷, 學校和學生家長書面請求教育主管部進行調解。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該主管部門完成調解的時間應為( )。
A.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
B.受理申請之日起45日內
C.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
D.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
答案: A
解析:依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九條教育行政部門收到調解申請,認為必要的,可以指定專門人員進行調解,并應當在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完成調解。故選A。
類型三、理解型,對關鍵知識點理解透徹
(2019下半年-2)如果將下圖比喻為某教師的教育行為。該教師的做法( )。
A.不恰當,忽視了學生均衡發展的要求
B.不恰當,違背了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
C.恰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D.恰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答案:B
解析: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用全面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優缺點,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美、勞動教育等方式進行引學生,開展豐富的教育活動來促進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不僅僅只注重分數的多少。故選B。
類型四、運氣題,文化素養中常見
(2019下半年-22)林語堂在描述中國古代一位著名作家時說:“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他所描述的作家是( )。
A.李太白
B.王摩詰
C.黃山谷
D.蘇東坡
答案:D
解析:該句話是林語堂評價蘇軾的話。蘇軾,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故選D。
類型五、技巧題,主要是邏輯推理
(2019下半年-29)找規律,下列數列2、3、8、26、( )、5462空缺的數字是( )。
A.70
B.120
C.160
D.210
答案:D
解析: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等于前兩項相乘加2,括號中的數8x26+2=210,故選D。
材料分析題
這學期,我接任四(2)班班主任,我發現和女生相比,班里不少男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弱,遇事容易沖動,學習也比較粗心,對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雙班委,讓有才能的男生脫穎而出,過去班干部絕大部分是女生,在改選時,我設立了女兩套班委,讓有經驗的女生指導男生干部工作,也讓男生為女生干部提建議。
第二,設立“真漢榜”,讓有潛力的男生樹立信心,每周在行為規范,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比賽,積分居前或達到一定分數的男生可以榮登此榜,連續四次上榜,可獲得一份陽光喜報。
第三,開展活動,讓好動的男生揮灑激情,為了調動每一個男生的積極性,我經常開展一些男生擅長的活動,發揮他們的特長。
第四,發挑戰書,激發男生的上進心,在取得全班同學同意后,我讓每個學生挑選一個想要挑戰的同學,挑戰內容包括口才,寫字,守紀等,這一招真管用,不管是挑戰的還是被挑戰的學生,都取得了進步。
第五,干體力活,培養男生的責任感,在班上,我讓男生負責體力活,對于那些粗心大意的男生,我就適時提醒。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材料中“我”的教育行為。(14分)
【點撥】
1、提問方式規范,明確回答的理論角度,評析教師的行為。
2、答題的格式為:總-分-總。
3、備考的方式:理解+識記知識點(職業理念和職業道德),運用答題技巧,難度不大。
作文
(2019下半年-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近期一項網站調查顯示,有七成網民不知道自己姓氏的由來,有八成網民家庭起名不再按照輩分,有九成網民家庭改用家訓,還有一部分網民不知道自己的祖籍和家族歷史,很少跟家族其他成員交往與交流。有人認為,家庭觀念的淡薄反映了延續幾千年的家族文化正在消失。也有人認為,家族觀念是農耕文化的產物,期益淡薄折射出了社會的進步,還有人認為,家族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合上述材料所引發的思考和感悟,寫一篇論說文。
要求:用規范的現代漢語,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少于800字。
【點撥】
1、題材:論說文,推薦寫議論文。
2、不一定要是教育主題,選擇自己熟悉和擅長的領域。
任何有關教師資格備考的疑問,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