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科目二備考時,教育基礎是核心模塊,分值占比在20左右,同時,該模塊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考察,但不考察死記硬背,而是考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要怎么備考,各位學員應該心中有數了。下面整理了教育基礎近3次歷年真題剖析,發現選擇題主要考察這6大知識點,趕緊學起來吧!
牛晶晶老師深度剖析教育基礎歷年真題,立即學習精彩的免費視頻>>
考點1:教育與社會的關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學記》中的這句話反映了( )。
A. 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B. 教育與文化的關系
C. 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D. 教育與科技的關系
【延申】
教育對政治經濟的影響
1教育能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進政治民主
3.教育通過傳播思想,形成輿論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經濟
考點2:教育與人的發展
英國哲學家洛克提出”白板說”,認為外部的力量決定了人的發展。這種觀點屬于( )。
A.外鑠論
B.內發論
C.多因素論
D.相互作用論
【延申】
人們常說“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個月喊爸”這一說法所體現的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是( )
A.穩定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個體差異性
【延申】
考點3:教育學的發展
下列主張屬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 )。
A.有教無類
B.道法自然
C.絕圣棄智
D.以吏為師
【延申】
國內著名教育學家代表:
教育學家 | 觀點 | 代表作 |
孔子 (儒家) | 教育對象:有教無類 教育目的:培養德才兼備的政治人才,學而優則仕 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行并重 | 《論語》 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 |
孟子 (儒家) | 性善論 明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 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 |
荀子 (儒家) | 性惡論 教育的內容:《詩》《書》《禮》《樂》《春秋》,其中《禮》是重點 | 《荀子》 |
墨子 (墨家) | “素絲說”:人性如素絲,“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培養兼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 | 《墨子》 |
老子、莊子 (道家) | 教育內容:一切自然之道 主張返璞歸真、回歸自然 | 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經》 莊子:《莊子》又名《南華真經》 |
考點4:教育學制
【點撥】該考點為易混淆點,備考時需注意。
【延申】
考點5: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
①強制性
②普遍性
③公共性
④選擇性
⑤終身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考點6:教學科學研究
教育實驗中,控制其它條件,考察不同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教學方式在這項實驗中屬于( )。
A.因變量
B.自變量
C.干擾變量
D.無關變量
在教育調查研究中,有效問卷的回收率一般不低于( )。
在教育研究中,訪談法與問卷法相比( )。
【點撥】教育科學研究,從近兩年的命題趨勢看,考察對各研究方法理解,以及不同研究方法間的差異,備考時,不要死記硬背。
【延申】
訪談法與問卷法的區別(理解):
訪談的特點: 靈活性強,使用比較復雜的訪談提綱,獲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資料,不受書面語言文字的限制,容易進行深入調查。
調查問卷的特點:調查過程的標準化,調查形式的匿名性,調查范圍廣,效率高。
不同之處:
1、對象不同,訪談一般是個別訪談和集體訪談。而調查問卷是大范圍調查。
2、內容不同,訪談內容是分條列項來進行設計,是訪談內容的概括。而調查問卷是一道一道的題目和選擇項,由被調查者進行書面作答,也可以說是想要進行反彈內容的具體化。
3、持續時間不同,訪談時間有局限。而調查問卷則時間靈活,沒有限制。
4、取樣不同。與訪談相比,調查問卷法樣本大小不受限制,完全可以根據抽樣的科學要求和實際情況,確定調查樣本的容量,可以選取大樣本,也可以選取典型樣本。
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之教育基礎模塊,選擇題考點,你都掌握了嗎?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