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展區:P320---是指兒童能夠獨立完成的學習任務水平與在有能力的教師或同伴的幫助下方能完成的學習任務水平之間的區域。
能力傾向與教學的相互作用:P322—是指學生的能力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學效果的教學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學生能力傾向的教學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發現學習:--P330是指給學生提供有關的學習材料,讓學生通過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發現知識,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P333:--是一種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進行學習的教學方法。
程序教學:P335—是一種個別化的教學形式,它將要學習的大問題分解為一系列小問題,并將其按一定的程序編排和呈現給學生,要求學生學習并回答問題,學生回答題后及時得到反饋信息。
掌握學習:P338—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提出來的一種適應學習者個別差異的教學方法,該方法將學習內容分成小的單元,學生每次學習一個小的單元并參加單元考試,直到學生以80%-100%的掌握水平通過考試為止,然后才能進入下一個單元的學習。
教師的威信:P337—威信是“威”與“信”的結合,威的含義是尊嚴,信的含義指信服。教師的威信就是教師具有的那種使學生感到尊嚴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和信譽。
教學反思能力P387:--是指教師自覺地將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深入的思考與總結,從而優化教學活動,形成自己新的教育思想和改進教育實踐。教學反思能力是優秀教師重的心理品質,在反思中學會教學,通過反思才能揚長避短,創造出先進的教學理念,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個性,才能逐步成才為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
三、 判斷正誤并改正錯誤(在正確的敘述后面打√ ,在錯誤的敘述后面打╳ ,每小題3分,共15分)。
1. 道德品質的基礎是道德動機。( )
2. 定勢對遷移的影響有兩種:促進和阻礙。( )
3.馮特創立了第一個完整的學習理論。( )
4.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類學習的實質應當是操作性學習。( )
5.幾何證明中的反證法實際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
解答:
1.(╳)。道德品質的基礎是道德動機。 改為:道德認識
2.(√)。
3.(╳)。馮特創立了第一個完整的學習理論。改為:桑代克。
4.(╳)。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類學習的實質應當是操作性學習。改為:觀察學習
5.(╳)。幾何證明中的反證法實際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改為:逆推法。
注:請根據考核說明補充編制并解答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