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概念解釋
教育心理學、學習準備、關鍵期、學習、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習得性無助、自我效能感、知識同化、遷移、動作技能與智力技能、問題與問題解決、啟發式策略、創造力、學習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策略、領會監控、策略的完形訓練、品德與道德、態度、移情、角色扮演、審美認知、審美傾向、教學效能感、教學監控能力、微格教學、先行組織者、雙向細目評價表、情境教學、合作學習、程序教學、掌握學習、認知風格、群體與集體、從眾與服從、非正式群體、課堂紀律、問題行為、測量與測驗、成就評價和特征評價、標準化成就測驗
五、簡答題
1、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是什么?
2、根據小學生人格發展的特點提出教育建議。
3、舉例分析學習、人類的學習和學生的學習的區別。
4、分析動機與學習的關系。
5、學校實施強化的要求是什么?
6、怎樣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7、影響遷移的因素有哪些?
8、知識應用的一般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9、舉例說明智力技能形成的過程。
10、舉例說明如何培養學生的智力技能?
11、舉例說明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哪些?
12、簡要說明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
13、舉例說明如何矯正不良品行?
14、舉例說明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哪些成分?
15、從哪些方面分析教學內容?
16、陳述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7、教學內容的組織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著手?
18、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有什么特點?
19、常見的課堂紀律問題有哪些?如何處置?
20、教學評價有什么意義?
六、論述題
1、舉例說明學習教育心理學的意義
2、論證發展、學習、教育之間的關系
3、簡要評價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4、舉例分析成就動機的培養
5、根據知識學習的過程與條件,舉例說明如何設計教學過程?
6、根據動作技能形成的過程和條件舉例說明如何設計一個動作技能的教學過程?
7、試論述創造力的培養
8、根據品德形成的過程與影響因素,討論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9、根據小學教師的素質要求和自己的人格特征設計自己的未來形象。
10、舉例論證差生和優生的主要區別,并提出差生的教育措施。
11、如何根據群體心理的基本原理管理課堂紀律?
12、如何編制一份好的測驗?
七、分析與應用
1、按照要求編制一份具有一定效度、信度和區分度的測驗
2、用群體心理的相關原理分析一個班級
3、分析你認識的一位差生或優生,提出教育方案。
4、根據所給材料設計一份陳述性知識的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