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率;(2)有助于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班風;(3)有助于鍛煉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
2.班級管理的四種模式是什么?
(1)班級常規管理:是指通過制定和執行規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經常性活動。(2)班級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3)班級民主管理:是指班級成員在一定的前提下,參與班級管理的一種管理方式。(4)班級目標管理:是指班主任與學生共同確定班級目標與小組及個人目標,以推動班級管理活動的管理方式。
3.怎么樣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新機制?
(1)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為目的;(2)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3)訓練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能力。
4.班集體必須具備哪些特征?
(1)明確的共同目標;(2)一定的組織結構;(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準則;(4)集體成員之間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圍。
5.班集體的教育作用是什么?
在學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體對學生健康成長
是非常重要的,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1)有利于形成學生的群體意識;(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3)有利于形成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怎樣培養和建立班集體?
(1)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5)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編輯推薦:把教師站點加入收藏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