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
1.保羅-朗格郎 2.階段性
3.教育目的 4.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5.《兒童權利公約》 6.課程
7.綜合實踐活動課程8.基本技能
9.赫爾巴特 10.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11.行為訓練 12.個人活動
13.京師同文館20世紀初 14.班級積極分子
15.教育行動研究
三、判斷說明題
1.答:正確。
(1)特定時空中的文化構成了特定的文化環境、文化氛圍,對生存于其中的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2)一定社會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學校文化、班級文化和課堂文化,對教育活動起著無形而又強大的影響作用。
2.答:錯誤。
這種觀點是對素質教育“使學生全面發展”的誤解,素質教育強調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又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因而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長,這決定了一方面學生必須學習規定的必修課,夯實基礎;另一方面,學生還應該學習選修課充分發展自己的特長,形成獨特的個性。
3.答:錯誤。
現代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是因為:各門學科的知識都不是孤立的,科學技術呈現出綜合發展的趨勢;當代小學生興趣廣泛,求知欲強;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增多,問題意識增強;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必須具備較為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
4.答:正確。
教與學是辯證統一的,主要表現在:
(1)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具有主導作用。
(2)學生具有主動作用。
(3)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作用相結合規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既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承擔起歷史賦予的培養人的使命和促進學生發展的責任;又要承認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的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作用。
5.答:錯誤。
中等生是學生中的多數,是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互相爭斗的焦點。因此,對中等生的教育不僅關系到中等生自己的發展,而且關系到整個班級的進步,班主任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既要抓兩頭,又要抓中間,努力使中間因素向積極的方面轉化,實現班級工作的良性循環。
最新試題: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