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題:
1.教學是科學還是藝術?請談談你的看法。(10分)
略
2.請闡述教育心理學的作用。(10分)
(一)理論意義
1.教育心理學所揭示的心理學規(guī)律也充實了普通心理學的一般理論。考試大發(fā)布
2.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也對教育學(特別是教學論、課程論和德育論)的理論發(fā)展起重要作用。
3.教育心理學對人類學習過程的了解還將為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提供有益的理論指導。
(二)教學實際意義
1.提供教—學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和科學研究成果,幫助教師指導和評價自己的教學。
2.提供各種研究方法和角度,幫助教師解決實際的課堂問題。
3.請分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三種過程。
(1)學習過程
指學生獲得、保持和應用知識、技能與道德規(guī)范的過程,在教育心理學中,人們研究最早和最多的就是這一過程,這些研究結果構成了學習/動機理論。各家各派學習理論之爭也都集中體現(xiàn)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解釋上。
(2)教學過程
指教師把知識技能以有效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并引導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教育心理學對教學過程的研究比起對學習過程的研究起步要晚,目前已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效教學理論。
(3)評價/反思過程
這既可在學習過程和教學過程之后作為一個獨立的部分,又可貫穿在學習過程和教學過程之中。考試大發(fā)布 它是對學習和教學效果進行的測量、評定和反思,以求進一步改進的過程。
這三種過程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學習過程受教學過程影響,教學過程要圍繞學習過程進行、并且通過學習過程而起作用,評價/反思過程隨學習過程和教學過程而變化,反過來又促進學習和教學過程。同時,這三種過程都受教—學過程四種變量的影響。
4.請闡述微觀教學模式。
微觀教—學過程分為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階段。考試大發(fā)布
1.確定教學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你首先要作出的一個重要決策是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確定主要受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基礎即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兩大因素影響。
(1)教學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是指本節(jié)課或本單元所需教的內(nèi)容。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教師必須了解該內(nèi)容的知識結構、內(nèi)容的難度及復雜度。
(2)學生的學習基礎
學生的學習基礎主要是指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或原有的認知結構和學習能力。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如果忽視了學生的基礎,會造成教學過難或過易而無的放矢。從適當?shù)碾y度上開始教學,是任何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條件。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學習基礎兩者影響了教學目標的構成。
2.考慮學習過程的特點
(1)學習/動機原理
(2)學生的學習特點
3.選擇教學方法
(1)教學原理
(2)教師特點
(3)課堂環(huán)境
4.執(zhí)行教—學過程
5.評價和反思過程
5.請闡述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步驟。
(一)科研選題
題目有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在選擇時既要考慮到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又要考慮到有利于理論建設。
(二)形成研究問題
(三)確定變量及其測量技術
1.確定變量
問題形成后,就要找出研究變量。
2.選擇測量技術
要想系統(tǒng)地研究某些變量,就必須有一種方法去測量變量的變化或變量之間的不同水平。基本的測量方法有自我報告、直接觀察、測驗和教師或同伴的評判四種。
(四)提出假設和選擇研究方法
至此,我們已有自己的研究問題、變量、定義、測量方法和被試。下面,我們將探討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建立兩個變量之間關系的假設;二是使用什么樣的研究方法。
1.提出假設
什么是假設?假設就是研究變量之間關系的一種表述。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描述。
2.選擇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描述性的研究,它描述實際生活中發(fā)生的特定情境中的事實和關系;一種是實驗性研究,它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改變情景的某一方面而注意其效果。這兩種方法一般被分別稱為描述性的研究和實驗性的研究。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和調(diào)查法兩種。一個正確的實驗通常要求研究者做到:①至少操作一個自變量,②隨機選派被試進行實驗處理,③在實驗組和一個或幾個控制組之間至少要比較一個因變量。實驗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兩種,教育心理學中目前大量進行自然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