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則“大器晚成”,這說明人的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個別差異性
2、動機是指( )。
A.個體在生活中感到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一種內心狀態
B.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內部驅動力
C.通過活動所要達到的結果
D.個人對認識和探究活動的一種傾向
3、“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說的是氣質具有( )。
A.可塑性
B.穩定性
C.天賦性
D.動力特性
4、在情緒和認知的區別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認知反映客觀事物本身的屬性,情緒則反映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需求關系
B.認知活動隨意性強
C.情緒活動隨意性弱
D.認知活動比情緒有更強和鮮明的集體表現
5、研究表明,距離的遠近、交往的頻率、態度的相似性、個性的互補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響人際吸引和排斥的( )。
A.主要因素
B.輔助因素
C.外部互動因素
D.環境因素
6、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兒童行為規范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被稱之為( )。
A.違紀行為
B.多動行為
C.問題行為
D.強迫行為
7、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自我評估或者憑教師的平常觀察記錄或與學生的面談而進行的教學評價屬于( )。
A.配置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8、根據思維過程所憑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維劃分為直觀動作思維、抽象邏輯思維和( )。
A.聚合思維
B.發散思維
C.創造性思維
D.具體形象思維
9、邏輯思維也就是( ),它強調思維過程有嚴密的邏輯推導,并采用一定的思維策略。
A.綜合思維
B.抽象思維
C.分析思維
D.形象思維
10、在某種情況下,教師向學生提出某些道德要求,但學生并不一定立刻接受它們,甚至拒絕接受,這種道德知識和道德要求的心理抗拒稱為( )。
A.道德判斷
B.道德認識
C.意義障礙
D.意義抗拒試題推薦:2014甘肅《小學教育心理學》標準預測卷4套/全真模擬卷5套
歷年真題: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考前多做試題:2014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沖刺必做!!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