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
1.√【解析】略。
2.×【解析】教育目的與教學目標、培養目標是不同的,它們是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體的關系。
3.√【解析】略。
4.×【解析】這是典型的學生中心論,它過分夸大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是教育的對象這一基本事實,結果會導致教育質量的下降。
5.√【解析】略。
6.×【解析】教師上課拖延時間,表面看是好事,實際上是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獨立性。7.√【解析】略。
8.×【解析】智育的任務不僅是要教學生學習文化,而且要發展他們的智力和與學習有關的非認知因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情感、意志和積極的心理品質。
9.√【解析】略。
10.×【解析】生產力對教育有制約作用,但從歷史來看,教育與生產力的發展并非完全同步,主要表現為教育的發展會超越或落后于生產力的發展。
11.√【解析】略。
12.×【解析】勞動技術教育是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形成勞動觀點和習慣的教育。勞動技術教育通過科學技術知識的教學和勞動實踐,使學生了解物質生產勞動的基本技術知識,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術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報考度和勞動習慣。
13.√【解析】略。
14.√【解析】略。
15.×【解析】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
四、情境分析題
(一)1.ABC
2.ABC
(二)1.ABCD
2.AB
特別推薦:
考試大“教師資格證考試-考試應用免費體驗中” | ||
提示:點擊“各考試應用”圖標,即可進入會員中心免費體驗。(新用戶需先注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