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道德教育的認知模式是當代德育教育理論中流傳最廣、占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是由柯爾伯格最先提出的。( )
2.節課成敗的基本標準是看教學方法是否得當。( )
3.教學是教育工作構成的主體部分,但不是教育的基本途徑。( )
4.教育能力是教師在對教育本質工作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 )
5.遺傳因素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并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
6.教學具有教育性,所以教學中永遠有德育。( )
7.班級授課制最顯著的優點在于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
8.教學作為一種活動,是共性與多樣性的統一。( )
9.教師專業化有利于教師地位的提高。( )
10.教育在個體身心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無條件的。( )
11.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提法具有時代性。( )
12.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學習直接經驗為主。( )
13.學校可以為了教學而忽略其他事情。( )
14.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過程。( )
15.班級不僅是教育的對象、客體,而且是教育學生的主體。( )
四、情境分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一)
記得剛畢業那一年,我接手的這個年級重新分班,一個叫小佳的孩子,異常調皮,分給誰都不要。安排到我們班時,我想:不就一個孩子嗎,不信憑我的熱情轉化不了他。于是,我就接了下來。沒想到這還不到一個月,這個小孩的“威力”就顯示出來了,遲到、曠課、不完成作業、欺負同學……在屢次叫到辦公室談話、說教失去效果后,我再也忍不住了,決定到他家去一趟,準備讓他的父母教訓他一頓。可到他家后意外地發現他在屋外打掃庭院,見到我,他吃了一驚,但還是喊了一聲“老師好”后。跑到屋里。在同他父母交談時,我了解到,由于家庭貧困,父母每天早出晚歸,疏于教導,因此讓孩子養成了一些壞習慣,但這孩子在家里還挺懂事,也能幫忙干活。于是,我把要來告狀的話收了回來。
回到班級后,我告訴學生們:“昨天老師到了小佳家里,今天,要表揚小佳同學兩點:一是講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二是能幫家里干活。希望同學們能向小佳同學學習,也希望小佳同學能讓大家找到更多的優點。”隨后,我又安排他負責班級的衛生工作,并對他的盡職盡責及時給予表揚。再往后,他在課堂上認真多了。有一天居然拿了一道題來請教我。一學年后,他已經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成績也升到了中等。
1.這位老師運用了哪些教育方法?( )[不定項選擇題]
A.談話法
B.演示法
C.參觀法
D.表揚與獎勵法
2.根據這則材料,你認為下列哪些班級管理方法是合理的?( )[不定項選擇題]
A.定位班級管理基調,抓準班級情感支點
B.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使班級管理做到有的放矢
C.對于犯錯誤學生的管理應該講究方法
D.制定嚴厲的班級管理制度
(二)
在語文課上,李老師將學生按不同水平分成幾個等級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評價標準,學生自動“對號入座”,如C級組的標準是“語言通暢”,符合要求的就給高分。不少學生高興地說:“我的作文在小學里就經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師給我打了100分,我覺得學好作文還是有希望的。”李老師又及時鼓勵達標的同學繼續向B級組、A級組進軍。
1.李老師這種做法有何積極作用?( )[不定項選擇題]
A.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B.體現了最新的教育觀念和課程評價發展的趨勢
C.體現了評價標準分層化
D.關注學生的發展
2.李老師的做法體現了新課改的哪一種理念?( )[單選題]
A.發展性評價
B.回歸生活
C.學科綜合
D.以人為本
特別推薦:
考試大“教師資格證考試-考試應用免費體驗中” | ||
提示:點擊“各考試應用”圖標,即可進入會員中心免費體驗。(新用戶需先注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