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1.C【解析】布盧姆是美國杰出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他的理論業績,在四個領域中尤為突出:教育目標分類學;掌握學習理論;教育評價理論;課程開發論。
2.B【解析】發現學習是由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的教學方法。發現法的具體做法是:教師提出課題和一定的材料,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動,最后得到學習結果。發現法更加關注學習過程。探究—研討法適合于小學教學,尤其是自然課教學中。暗示教學法是保加利亞醫學博士盧扎諾夫創立的。范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選擇真正基礎的本質的知識作為教學內容,通過“范例”內容的講授,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掌握同一類知識的規律的方法。
3.C【解析】難題提供了試題的平均通過率信息。
4.B【解析】略。
5.A【解析】知是其他各個要素的基礎。
6.C【解析】德國是世界上最早頒布義務教育法的國家。
7.A【解析】法國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羅•郎格朗首先提出。
8.D【解析】教育的領導權由誰來掌握,這是由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的,在階級社會里,經濟和政治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為了使教育完全能夠按照自己的要求來進行,就一定要把教育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社會主義社會,在黨的領導下,國家頒布各項無產階級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令。
9.D【解析】人的身心發展具有差異性,不能搞“一刀切”。
10.C【解析】略。
11.C【解析】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涉及政治問題,故屬于政治素質教育。
12.A【解析】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生是學習者,是受教育者。沒有個體主動積極的參與,沒有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的主動發展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是教育成功的保證條件。
13.B【解析】研究型課程由學生自己來提出問題,設計方案,實施并得出結論。重研究過程甚于注重結論。
14.D【解析】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也是師生進行各項教育活動,探究活動的主陣地。
15.A【解析】孔子最先強調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張學習,思考和實踐相統一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解析】由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特點可知ABCD選項均對。
2.ABCD【解析】身心兩方面逐步成熟是青年期的年齡特征,其余選項為少年期階段特征。3.ACDE【解析】幼兒與少年是不同的年齡階段.屬于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4.CDE【解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建立在人格平等,朋友式的友好幫助關系。
5.BC【解析】略。
6.ABCD【解析】略。
7.ABCD【解析】教育受到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生產力水平、科學技術和文化背景、文化傳統的影響,并對這些產生反作用,即具有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功能。
8.ABCD【解析】略。
9.ABCD【解析】主觀能動性是個體發展的特殊性,不是學校教育的功能。
10.ABCDE【解析】由教師專業化條件可知以上選項均正確。
特別推薦:
考試大“教師資格證考試-考試應用免費體驗中” | ||
提示:點擊“各考試應用”圖標,即可進入會員中心免費體驗。(新用戶需先注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