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班集體的作用是什么?
(1)形成學生的集體意識
(2)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
(3)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0、聯系實際談談班主任如何建設班集體。
(1)確立明確的奮斗目標
(2)培養積極分子,形成班集體核心
(3)形成良好班風
(4)健全班級規章制度
(5)加強班級常規管理
(6)加強非正式群體教育
(7)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11、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各有什么樣的心理特點?班主任應該如何對其進行教育?
(1)優等生的主要優點是:理想遠大,品質優良,聰明好學,成績優秀,自尊自信,好勝心強,意志堅定,習慣良好。不足是:一是容易產生優越感,二是容易滋長自滿情緒,三是因好勝心太強而導致嫉妒心太強等。對優等生的教育措施有:嚴格要求,防止自滿;不斷鼓勵,彌補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競爭;發揮優勢,全班進步。
(2)中等生的特點: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現欲不強。對中等生的教育措施有:首先班主任要重視對中等生的教育,既要抓兩頭也要抓中間,努力使中間因素相積極的方向轉化,實現班級工作的良性循環。其次,根據中等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的進行個別教育,對第一類學生重點是解決方法問題,對第二類學生重點是解決動力問題,對第三類學生重點是解決非智力因素問題。第三給中等生創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3)后進生的特點:求知欲不強,學習能力較低,自卑,復雜感強,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多疑心理和逆反心理嚴重;意志薄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后進生的教育要做到:關心熱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善于發掘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其信心和集體榮譽感;針對后進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對后進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12、主體班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怎樣組織主題班會?
形式:主體報告會、主題匯報會、主題討論會、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評會、主題競賽、主題晚會
組織過程:確定主題、精心準備、具體實施、效果深化
13、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主要應協調哪些關系?
(1)協調學校內部各種教育因素之間的關系
(2)協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
(3)協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之間的關系
14、班主任應如何協調與科任教師、各級領導之間的關系?
協調與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任課教師是影響學生最深刻、最廣泛的教育力量。班主任應加強與任課教師的配合與協作,充分發揮他們在班級教育中的作用,共同把班級工作做好。班主任要協同科任教師形成統一的教育要求;協調科任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溝通科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2協調與學校各級領導之間的關系。學校各級領導對班主任工作起著宏觀上的指導、調節、控制作用;班主任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導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因此,班主任要認真貫徹學校教導工作計劃,努力與全校行動協調一致;依靠學校各級領導,搞好班級工作;協助學校領導制定并貫徹執行有關的學校管理制度。
15、班主任應如何協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
搞好家訪;開好家長會;搞好通訊聯系。
16、家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明確家訪的目的;確立坦誠、平等、合作的態度;家訪要經常、全面的開展,避免"告狀式"的走訪;家訪時應讓學生在場;爭取任課教師的參與和支持
17、班主任如何協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關系?
(1)利用客觀環境教育影響學生
(2)利用社會信息教育影響學生
(3)利用社會教育機構教育影響學生
(4)利用社區中的人才和教育基地教育影響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