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答題
30.(P164-165)
(1)自我廣延的能力;
(2)與他人熱情相處的能力;
(3)情緒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認可;
(4)表現具有現實性知覺;
(5)具有自我客體化的表現;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學,有一致的方向,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
31.(P292-293)
(1)它能不受時間、空間、微觀、宏觀的限制,將教學內容中涉及別的事物、現象、過程全部再現于課堂,讓學生通過事物的形、聲、色、變化和發展等,去獲取知識,認識世界,而不是通過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號去獲取知識。
(2)它能提供代替的經驗,使抽象概念半具體化。
(3)能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過程,提高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質量,并能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和不同水平。
(4)能增進教學效率。
(5)能提高信息的增值率,擴大教學規模。
32.(P332-333)學習方法指導的目標,就是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逐步形成獨立學習的技能。它包括:
(1)學習條件的最優化;
(2)學習過程的最優化;
(3)逐步形成自學技能。
五、論述題
33.(P199-201)
(1)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協調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實現整個教育在時空上的緊密銜接
家庭、社會和學校這三個方面以不同的空間和時問形式占據了青少年的整個生活。家庭、社會和學校三個方面中的任何一個方面失控,都會導致整個教育在空間和時間上出現斷層,使對青少年的各種教育無法有機地銜接起來,使青少年在一定的空間、時間范圍內放任自流,失去控制,從而為一些不健康的東西乘機滲入提供了機會。因此,搞好上述三種教育的銜接和協調,是整體化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
(2)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協調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保證整個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之間,除了在時空上不能出現斷層外,還有一個在方向上能否保持一致的問題。
(3)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協調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實現各種教育間的互補作用,從而加強整體教育的有效性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不僅在時空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也有各自的特點。它們之間很難互相代替,只有把這三個方面協調一致起來,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特長和多渠道一致影響的疊加效應,才能取得最佳的整體教育效益。
六、材料分析題
34.(P302-303)教師的行為方式對課堂也產生著明顯的影響。目前大多數教師在課堂中的表現是習慣性做法或對其他教師的效仿,依然屬于一種經驗行為,從技術的觀點出發,分析其相關的因素,對加強教師課堂的控制力量是會很有收效的。
(1)強制性的因素
強制性因素產生一種威懾力,對紀律與學習自覺性差的學生尤為重要。但強制性因素要有一個“度”,強制過度就產生一種反彈,就會把學生逼上梁山——“破罐子破摔”。實施強制性因素還應掌握一個“面”,如用于大多數學生,就法不責眾,教師與班集體會產生一種對立的關系。
(2)親和性因素
這部分因素是教師本身具有的,屬于個人專業影響力,是課堂控制中的一個根本因素。親和性因素要在一定的強制性因素配合下才能發揮更大的教育效益。
(3)操作性因素
操作因素與教學實踐相關,但又不和一個教師從教長短成正比。課堂實踐中的“有心人”操作水平提高快,他們能夠靈活巧妙地改變教法,處理教材,解決偶發事件也比較自如。
歷年真題: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233網校“省考”一次過:2014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