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23.(1)哲學取向的教學理論。
(2)行為主義教學理論。
(3)認知教學理論。
(4)情感教學理論。
(5)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24.個性化的核心是個體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促進自主性、獨特性和創造性的形成。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必須以生命獨特為基礎,為個性的發展創造條件。作為培養學生的重要場所,學校教育主要通過以下方面實現個體的個性化。
(1)教育促進人的主體意識的形成和主體能力的發展。無論是主體意識的形成,還是主體能力的獲得都要通過教育。教育過程對個體而言,是一個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我能力的過程。
(2)教育促進個體差異的充分發展,形成人的獨特性。教育能夠尊重個體的差異,因材施教,幫助不同的學生充分開發其內在潛力,形成自己的優勢區域和特長。
(3)教育開發人的創造性,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創造性是自我性和社會性的連接,它雖是個人才能的最高體現,但這種才能的發揮要受到社會的制約,要以對社會的貢獻來衡量。
25.(1)倡導構建“以發展為本”的學生評價體系。
(2)以質性的評價模式取代量化的評價模式。
(3)強調測評的真實性和情境性。
(4)鼓勵學生評價中的合作行為。
(5)重視思維過程的評價。
26.(1)生理成熟期提前。
(2)學習目的的多元化、實用化。
(3)價值觀念多元化,具有較高的職業理想和務實的人生觀。
(4)自我意識增加,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
(5)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增多。
27.作為在一定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教育是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子系統。這個子系統包括三種基本要素:“教育者”、“學習者”和“教育影響”。
28.(1)高度重視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戰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點轉向提高教育質量。
(3)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強和改進道德教育。
(5)重視提高師資水平。
(6)教育公平漸成教育改革的主題。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29小題11分,第30小題12分,共23分)
29.(1)社會價值取向確立應注意的問題。
①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指導。
②適應與超越問題。
(2)人的價值取向確立應注意的問題。
①人的社會化和個性化問題。
②人的理性和非理性問題。
③科技素質與人文素質問題。
30.校本課程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有助于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校本課程的開發使教師成為課程開發的主體,確立了教師的專業自主地位,也給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提供了機會。校本課程開發需要教師挖掘自己的智慧,對課程重新認識、理解。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身素質包括專業知識、教學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不過,在當前校本課程的開發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很多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都缺乏長遠的系統規劃,都是教師有什么特長就開什么課,缺乏對校本課程的系統設計和長遠規劃。因此,學校領導應注意教師隊伍成員的多樣化,包括專業多樣化、能力多樣化、年齡多樣化、學歷多樣化等。只有吸引了多樣化、全方位的人才,才有可能對校本課程進行系統開發。此外,還要加強學校之間的交流。有助于資源共享,實現校本課程的系統性。
歷年真題:2010-2012年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試題推薦:2012年四川省教師資格教育學B全真試卷|密押試卷
努力一次性通過:2013教師資格HD高清視頻包過班/精講班/沖刺班,考點全面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