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東教師資格考試中學心理學沖刺試題及答案5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錯選、不選或多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20分)。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教育手段模擬實物的形象,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這稱為( )
A.模象直觀
B.實物直觀
C.言語直觀
D.想象直觀
2.人的學習主要通過( )
A.視覺
B.聽覺
C.嗅覺
D.觸覺
3.經典條件反射學說是( )提出來的。
A.斯金納
B.華生
C.加濕
D.巴甫洛夫
4.在操作技能形成過程中,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并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稱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練
5.充分利用學生頭腦中生動而鮮明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是使用了( )
A.組織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復述策略
6.通過角色訓練增強自信心,然后將所學得的應對方式應用到實際生活情境中的行為演練方式稱之為( )
A.自我控制訓練
B.肯定性訓練
C.自我強化訓練
D.自我監督訓練
7.教師在講課時要求有必要的走動和手勢,以增強學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據的感知規律是( )
A.強度律
B.差異律
C.活動律
D.組合律
8.將原有認知經驗應用于新情境中時,需調整原有的經驗,形成一種更高一級的認知結構,這種遷移方式稱( )
A.順應性遷移
B.同化性遷移
C.重組性遷移
D.水平遷移
9.問題是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
B.既定疑問
C.思維狀態
D.思維起點
10.對心理發展變化的順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反映活動從混沌未分化向分化、專門化演變
B.反映活動從不隨意性、被動性向隨意性、主動性演變
C.從認識客體的內部現象向認識事物的外部本質演變
D.是對周圍事物的態度從不穩定向穩定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