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高中音樂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第二批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多媒體播放倫敦德里美景圖片,并提問學生:通過圖片同學們能不能判斷這是哪個國家?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圖片展現的是愛爾蘭島北部的一個小城——倫敦德里,愛爾蘭人們稱為德里,這座城市的綽號稱為“處女城”,因為在1690年圍城期間其城墻從未被炮彈穿破。它也是歐洲僅有的城墻未被攻破過的城市之一。也許正是因此,才造就了這里的人們安靜、祥和的生活態度。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便是一首這里的民謠——《倫敦德里小調》。
(二)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引導學生聆聽并思考: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的速度是慢板。
2.復聽歌曲,引導學生聆聽并思考:這首歌曲的拍號是什么?它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是4/4拍,音樂情緒是平緩、抒情的。
3.再聽歌曲,引導學生邊聽邊哼唱,并思考:這首歌曲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倫敦德里小調》是根據流傳在倫敦德里的一首古老民歌《向庫庫列英告別》改編而成的。歌曲曲調優美抒情,仿佛在描繪對愛人深情的告白。
(三)探究學習
1.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發聲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注意嗓音的保護。
2.教師鋼琴范唱,引導學生跟琴輕聲哼唱,學唱歌曲旋律部分。并提問學生音樂有怎樣的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半音與小三度音程的銜接,給歌曲帶來了不一樣的風格,教師再次帶領學生演唱,并注意演唱音準問題。
3.教師請學生根據搜集資料,簡單介紹《倫敦德里小調》。
學生自由進行。
教師總結:歌曲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愛爾蘭民謠,曲子流傳至今也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以前只有曲調而沒有歌詞。后來有熱心者開始為它填詞,有很多種版本,歌詞填寫到如今也有百年多的時間,至于演奏或演唱的形式,那就更多了。
4.教師指揮,引導學生跟拍演唱歌曲。
5.教師繪制4/4拍指揮圖示,并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進行練習指揮。
學生自由展示,之后教師進行評價。
6.熟練掌握歌曲旋律后,教師再次引導學生聆聽歌曲,感受畫面,并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提問:“歌曲描繪什么樣的場景?表達怎樣的情感?”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描繪一副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人們對于自己家鄉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7.詞曲結合,完整演唱歌曲。
(四)鞏固提高
教師播放我國江蘇民歌《茉莉花》,請學生聆聽并與同桌交流討論:歐洲的民謠與我國的小調有什么區別?
學生交流討論后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倫敦德里小調》是bE大調,多使用半音和小三度音程,使整體的音樂情緒更加抒情,速度也比較慢,有一種向愛人傾訴的感覺;《茉莉花》的旋律非常優美,但所使用的是我國傳統的民族五聲調式,這也使音樂情緒顯得更加明亮。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的歌曲《倫敦德里小調》,感受了歐洲民間音樂的優美旋律。
并請同學們在課后搜集其他歐洲民間音樂,下節課上課前演唱給其他同學聽。
【板書設計】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給學生播放汶川地震與日本地震和核泄漏中解放軍戰士和各界人民攜手救援的視頻片段,提問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你有什么樣的感悟?”
學生自由回答。
2.緊接著提問學生:“如果給這兩段視頻配樂的話,大家認為什么歌曲比較合適?”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并引入新課《讓世界充滿愛》。
(二)初步感知
1.教師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并提問:“這首歌曲的速度情緒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歌的速度是慢速的,情緒是優美、抒情的。
2.教師引導學生邊聽邊唱歌曲,并提問:“這首歌曲的它們的演唱形式分別是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演唱形式可以分三段,第一段是獨唱,第二段是合唱,第三段又回到獨唱。
(三)探究學習
1.帶領學生進行發聲練習,提醒學生注意氣息的運用和輕聲高位置演唱,演唱下行時要注意聲音的飽滿、結實。
2.教師鋼琴彈奏這首歌的伴奏,讓學生用“啦”來代替歌詞跟唱,并提問學生:發現了哪些音樂要素?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弱拍起唱以及切分音節奏的特點,教師給予學生糾正并范唱一遍。
3.教師引導學生分別用齊唱、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并提問學生:“兩種演唱方式有何不同?”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進行總結:齊唱是指一個歌唱集體,大家都唱同一個旋律,也就是單聲部的群唱;合唱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
4.再次播放歌曲,學生加入歌詞跟伴奏朗讀歌詞。
5.教師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請學生模仿這種表達感情的方法了,并且提問學生:“在演唱的時候,大家是通過什么去處理歌曲的情感?”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進行總結:在處理歌曲的時候,可以按照歌曲標明的表情術語、速度、力度等要求處理。
6.請學生帶入自己對歌曲的處理將歌曲的第一部分用合唱的形式演唱,第二部分分聲部演唱。
(四)拓展延伸
請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模仿和學習多媒體上出示的手語動作,加入到歌曲當中。
請學生上臺展示。
教師對學生的展示進行鼓勵性的評價。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在演唱方式和情感處理歌曲時,要按照歌曲標明的表情術語、速度、力度等要求進行處理。
作業:搜集相似類型的歌曲,下節課進行欣賞。
【板書設計】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播放作品《野蜂飛舞》,請學生欣賞作品,并提問學生對于作品及作者的了解。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同學們的音樂積累量很豐富,順勢揭示課題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印度客商之歌》。
(二)初步感知
1.教師用多媒體完整播放歌曲,并提問學生聆聽完歌曲的感受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給我們的第一感受是神秘、靜謐、愉悅的感覺。
2.教師向學生簡單的介紹歌曲《印度客商之歌》。
教師總結:《印度客商之歌》選自歌劇《薩特闊》,是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代表作品,本曲的主要段落,悠揚寬廣的長音和快速下行的短音組成了漣波式的樂句,反復流動,形成了明暗相間的色彩和搖晃蕩動的音效,仿佛把人帶到了虛幻縹渺的仙境。
(三)探究學習
1.教師帶領學生完整哼唱歌曲,并提問:歌曲中有哪些音樂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印度客商之歌》為3/4拍,節奏相對簡練,但出現了連音線。
2.教師帶領學生跟隨音樂,完整的演唱歌曲,并提問:這些音樂要素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3/4拍強 弱 弱的規律,帶給音樂明暗相間搖曳晃動的感覺,節奏相對簡練和連音線的使用都造成了音樂連綿,空靈的感覺,神秘感不由產生。
3.教師引導學生完整朗讀歌曲的歌詞,并提問:從歌詞出發,歌曲表達一個怎樣的情感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以抒情明快的格調、清新優美的旋律,歌詞富有畫面感,描述著島上的情景,描述出一個神秘、充滿魅力的小島,也表達出人們發現寶藏的愉悅之情。
4.教師彈奏鋼琴伴奏,引導學生以“mi”為母音,帶著這種情感完整模唱歌曲的旋律部分。
5.教師播放歌劇《薩特闊》片段,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欣賞,歌劇表現了怎樣的故事情節?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薩特闊”取材于俄羅斯民間敘事長詩,講述的是游唱藝人薩特闊決心為窮人造福,漂泊海外。一日,遇海王之女沃爾霍娃公主,在她幫助下捕得金魚而致富,購了一只大船遠行。途中突遇風暴,海王傳旨須一人殉于海,方能免災。薩特闊義無反顧,投海自沉,誰知因禍得福,沉至王宮后卻得到了與公主沃爾霍娃結婚的機會,婚宴上,他引吭高歌,不料聲震大海,引來狂濤惡浪,把船只都擊沉了。海王于是大怒,下令將薩特闊遣回故里,薩特闊忍痛與公主告別于伊曼湖畔,依依不舍。此時公主悲痛欲絕,頃刻間化成一條清澈的河流,這也就是后來被稱為沃爾霍夫河的由來。
6.教師播放《薩特闊》優秀唱段相關視頻,加深學生對此歌劇的印象。
7.教師帶領全體學生,邊指揮邊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1.教師請同學來扮演歌劇中的人物,來演歌劇中的一個片段,加深對歌劇的了解。
2.教師彈奏鋼琴伴奏,引導學生跟著鋼琴伴奏,嘗試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情感的體現。
(五)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教師呼吁學生歌劇不僅是音樂歷史長河濃重而充滿色彩的一筆,也是我國音樂濃墨重彩的一筆,要多多了解民族歌劇,感受歌劇的魅力。
作業:課后布置開放性作業,課下搜集其他民族歌劇,下節課分享討論。
【板書設計】
下載233網校APP,可方便及時獲取高中音樂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真題推薦: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