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教資面試真題及答案匯總>>】【在線真題庫>>】
2021上半年初中歷史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已結束,233網校更新了本次考試真題及答案,供各位考生參考!
霸權主義與強權沖突
1.題目:《霸權主義與強權沖突》
2.內容:略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2)分析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的原因;
(3)面對霸權主義中國如何去做;
(4)配合教學內容適當板書。
一.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巴以沖突的視頻,引導學生認識到冷戰過后世界并未平靜,引導同學們思考“為什么 沖突頻發? "由此導入本課。
二、探究新知
(一)環節一:初探背景
提問:冷戰之后國家世界就真的歸于平靜了嗎?有什么原因在影響世界和平?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1)冷戰結束后,兩極對立局面消失,世界由兩極格局演變為美國一家獨大,美國為了推行自己的霸權主義,無端干預各國內政,無視聯合國條約;美國的霸權主義是世界動亂的重要原因。
(2)除了霸權主義之外,民族間的矛盾,宗教矛盾也是造成世界局勢動蕩不安的原因,資源的搶奪 尤其是石油資源的爭奪,以及恐怖主義的興起也是原因之一。
(二)環節二:探析過程桐歌照
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結合PPT給出的資料,找出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主要體現在那些方面。
學生總結材料,回答問題之后,教師總結。
1999年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對南斯拉夫進行轟炸,中國南斯拉夫大使館也遭受轟炸。紅師
2003年美國借口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武器,悍然派兵出擊伊拉克,并占領伊拉克。
2001年恐怖分子駕駛~飛機撞擊美國世貿大廈,五角大樓,后被稱為*9.11 事件"
中國新疆,西藏地區分裂活動,中國臺獨勢力猖獗。
(三)環節三:評析影響
教師展示歷史學者對于霸權主義的評價的視頻,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小組討論10分鐘,回答” 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會對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中國在這種世界局勢下應該怎么做?小組代表發言后,教師總結。
1,首先霸權主義會影響世界和平安定,使得世界處于無序狀態,嚴重可以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其次霸權主義無視其他國家主權,違背聯合國條約要求,危害其他國家的安全;再者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加劇世界不穩定性不利于世界經濟發展,不利于文化交流。
2.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應加強國防建設,提升綜合實力更好的保衛國家安全;其次,中國應該維護聯合國的地位,聯合其他國家維護世界和平打擊恐怖主義;再者,中國應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對貧困國家給予幫助,從而樹立大國形象。出
三、拓展延伸
觀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聯合國大會上的講話視頻。
四、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五、布置作業;
同學們課下去了解一下9.11事件
板書設計:略
重慶談判
1.題目:《重慶談判》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2)介紹重慶談判的時間以及結果;
(3)分析重慶談判的原因。
(4)配合教學內容適當板書。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首詩在重慶贈與友人并發表的,隨后提問學生:抗日戰爭后重慶是國民黨的陪都啊,毛澤東去重慶做什么?這一去會對中國歷史產生什么影響?由此導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一) 環節一:初探背景
提問:蔣介石為什么要電邀毛澤東去重慶?毛澤東為什么又要去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1.蔣介石真正的目的是拖延時間,組織軍隊進行內戰。
2.為了拖延時間,對外假意宣稱是為了共和,迷惑人心。
3.毛澤東為了戳穿蔣介石假共和真內戰的陰謀,為了向民眾
表現共產黨支持共和的態度,不顧個人安危去重慶赴約。
(二)環節二:探析過程
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總結出重慶談判的時間、經過、結果。
學生回答:
1.1945年8月毛澤東受蔣介石邀請前往重慶,重慶談判開始了
2.談判過程中,雙方焦灼于“國民黨要求共產黨先交出兵權,然后進行共和;共產黨要求國民黨進行共和再談兵權問題”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場談判,如果這樣焦灼下去會有結果嗎?”引導同學們理解蔣介石不是為了真共和而是一心想要獨裁。
3.1945年10月10日雙方簽訂《雙十條約》,雙方同意避免內戰,召開政協會議。
4.1946年1月政協會議召開,建立聯合政府,實行共和,大家看到了和平的曙光。教師提問,“這個《雙十協定》是不是真的有效,這絲和平的曙光會不會給人們帶來希望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觀看《雙十協定》的某些條款。
學生回答:《雙十協定》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政協會議也不過是名存實亡,這廝曙光不能為人們帶來希望。
5.召開政協會議之后,蔣介石積極準備內戰,暗殺聞一多、李公樸等人,公然打擊共和,挑起內戰,重慶談判最終失敗。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重慶談判的失敗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
學生回答:重慶談判的失敗是必然的,蔣介石根本不想共和,他這么做只是為了拖延時間。
教師指導:雖然毛澤東知道蔣介石的用意,但是如果毛澤東不去,破壞共和的罪名就會落在共產黨人的頭上,毛澤東毅然決然前去戳穿蔣介石的陰謀,這種膽識和智慧是值得我們敬佩與尊
敬的。
(三)環節三:分析影響
結合老師出示的內容,以歷史小組為單位,6. 分鐘的時間,思考重慶談判對中國歷史產生怎樣的影響?
小組代表發言后,教師總結。
重慶談判,讓國人認識到蔣介石的獨裁的野心,認識到共產黨在促進共和事業中的努力與貢獻,樹立了中國共產的的地位與威信,為中國共產打敗國民黨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基礎。
三、拓展延伸
請學生同學們觀看重慶談判的紀錄片,感知一位偉人的智慧
四、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五、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課下了解一下1946年的政協會議。
板書設計:略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題目:八年級下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片段教學
2.內容來源于八年級教材片段節選,略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2)教學過程中有師生互動環節;
(3)介紹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內容的變化;
(4)配合教學內容適當板書。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出示課件:“教師說關鍵詞,學生猜人物,關鍵詞是江蘇淮安、南昌起義、總理、外交家。”引導學生猜猜看,它是誰?
2.學生自主回答,教師揭曉:周總理。教師總結并導入:毋庸置疑,周總理是一位偉大的總理,但同時他也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家,今天我們就-同感受周總理的外交風采。
二、探究新知
(一)環節一初探背景
提問:請回顧一下建國之 初我國的外交形勢如何?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外交形勢比較嚴峻,兩極格局之下,蘇聯對中國采取了堅決支持的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要孤立和封鎖新中國。
教師繼續追問:假如你是當時的國家領導人,你會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面對這種外交形勢,我們采取的是獨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
(二)環節二:探析內容
1.提出
教師播放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緬甸的視頻,請學生認真觀看,結束后請學生扮演歷史小記者對當時的情況進行實時報道。
2.內容
教師繼續提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有哪些呢?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五項原則的核心基礎;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是貫徹五項原則的保證。平等互利是實現五項原則的條件。和平共處是目標,前四項原則是實現和平共處的根本基礎和前提條件。
(三)環節三評析意義
(四)教師組織學生以歷史小組為單位探究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意義。小組代表發言其他組補充,最后教師總結。
三、拓展延伸
請學生表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四、課堂小結
提問:歸納總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學生發言,教師補充總結。
五、布置作業
課下搜集相關資料,下節課召開“周恩來外交業績”故事會。
板書設計略
1.題目:德川幕府與鎖國時代
2.內容:
19世紀中期,日本處于德川幕府統治之下。天皇是名義上的君主,實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同中國、荷蘭進行有限的貿易。鎖國政策造成日本與外界隔絕,也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1853年和1854年,美國海軍艦隊兩次強行進入日本港,要求日本打開國門,否則開戰。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開放港口。不久,西方國家接踵而至,幕府統治發生動搖。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2)講清楚幕府統治下日本的社會狀況。
(3)有必要的板書設計。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德川家康的圖片,我們知道德川家康創立了德川幕府。那德川幕府統治之下的日本的社會狀況是怎樣的呢?德川幕府的統治對日本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順勢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德川幕府與鎖國政策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介紹幕府統治的相關情況。
學生回答:將軍的政廳被稱為幕府。從公元1192年到1867年,在日本歷史上是實行軍事封建專制統治的“幕府政治”時期,經歷過鐮倉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大幕府的統治。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明治維新前《日本社會等級制度示意圖》,并提問:幕府時代的政治狀況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19世紀中期,日本處于德川|幕府統治之下,天皇是名義上的君主,實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
1鎖國政策的表現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德川幕府頒布的幕府政令,并引導學生思考:德川幕府推行怎么樣的政策?具體有哪些表現?
師生共同總結:德川幕府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同中國、荷蘭進行有限的貿易。
2鎖國政策的影響
教師引導學生觀看《19世紀日本手工工場圖》并提問:這對19世紀日本的社會經濟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學生回答: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日本社會逐漸形成并發展起來,新興地主和高利貸商人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教師追問:這一政策對資本主義的發展又產生怎樣的影響?
學生回答:幕府的封建統治阻礙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
教師補充:鎖國政策造成日本與外界隔絕,也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其中幕府的封建統治阻礙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日本要進行明治維新的根本原因。
過渡:以上是對當時幕府統治之下的國內狀況的分析,那當時的外部環境又是怎么樣的呢?
(二)黑船事件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黑船來航》的圖片及史料,并引導學生思考:圖片和史料反映了什么事件?
學生回答:反映了1853 年和1854年美國海軍艦隊兩次強行進入日本港,要求日本打開國門。
教師追問:這一事件的結果是怎樣的?對日本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學生回答: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開放港口。不久,西方國家接踵而至,幕府統治發生動搖。
師生共同總結:當時的日本面臨著內憂外患,內憂是指慕府統治腐朽,閉關鎖國,陷入統治危機。外患是指美國兩次進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通商,民族危機嚴重。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師生共同總結回顧本課所學知識。
2作業:思考面對冒著黑煙的蒸汽戰艦和盛氣凌人的美國將軍,日本人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呢?
板書設計:略
面試題庫>>教師資格證面試題庫免費刷(各科目)
考后關注>>2021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成績查詢時間、入口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