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物質的分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初中已經學習過物質的分類,那么按照物質組成成分的種類,可以把物質怎樣進行分類呢?
【學生回答】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
【教師提問】可否進一步分類?
【學生回答】純凈物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
【教師引導】之前主要學習了純凈物的進一步劃分,今天來研究混合物的進一步分類。
(二)新課教學
【教師提問】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中形成的。我們把這樣的體系叫做分散系。閱讀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
【學生回答】把由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中形成的體系叫做分散系。
【提出問題】結合分散系、分散質、分散劑的概念,說一說對于硫酸銅溶液、泥水來說什么是分散質、分散劑?
【學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質為分散質,分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做分散劑。溶液中溶質分散質為硫酸銅固體,分散劑為水;濁液中分散質為泥,分散劑為水。
【提出問題】按照分散劑和分散質所處的狀態(氣態、液態、固態),它們有幾種組合方式,并舉出具體的實例。
【學生回答】氣氣(空氣);液氣(云霧);固氣(灰塵);氣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氣固(海綿);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號外為分散質、括號內為分散劑。
【提出問題】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能對分散系進行分類嗎?
【學生回答】按分散質粒子的大小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提出問題】將Fe(OH)3和泥水分別進行過濾,觀察并記錄你看到了什么現象,由此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膠體的分散質能通過濾紙孔隙,而濁液的分散質則不能,這說明濁液分散質粒子比膠體的大。
【提出問題】那么溶液和膠體的分散質粒子大小關系如何呢?想一想,腌制咸鴨蛋時,Na+、Cl-能透過蛋殼內壁的半透膜進入蛋白質內,而身為膠體粒子的蛋白質分子卻不能透過半透膜,那么膠體粒子大小、溶液中粒子大小、半透膜孔徑大小關系如何?
【學生回答】膠體粒子要比半透膜的孔徑要大,溶液中粒子大小比半透膜的孔徑要小。說明膠體分散質粒子大小>溶液中粒子大小。
【提出問題】結合剛才所做的實驗和教材“科學史話”的內容,思考膠體的丁達爾效應與膠體粒子大小有什么關系,膠體能夠發光嗎?
【學生回答】可見光的波長在400~700 nm之間,膠體粒子的直徑在1~100 nm之間,小于可見光的波長,能使光波發生散射;當光束通過膠體時,看到的光柱是被膠體粒子散射的現象,并不是膠體粒子本身發光。
【提出問題】思考為什么光通過溶液和濁液時,沒有光亮的“通路”出現?
【學生回答】溶液也能發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徑小于1 nm,散射及其微弱。所以,當光束通過膠體時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而通過溶液時則觀察不到這種現象。
(三)拓展提高
【提出問題】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質的本質特征是什么?
解析:是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就是與這一特征有關。
(四)小結作業
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有哪些,可以回答學到了哪些知識,也可以回答學習的感受。
布置作業:膠體還有哪些性質,課下預習。
【板書設計】略
資料下載>>教師資格面試結構化專項+教案模板+萬能試講話語
報考信息>>教師資格證報考信息查詢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