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
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生活導入
【提出問題】
①為什么出汗之后使用電器更容易發生觸電事故?
②人體在劇烈運動之后為何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
【學生回答】
①出汗后體表有更多的鹽分,這些鹽分在,汗起到了導電的作用;
②人體在劇烈運動之后,體內的Na、K和Cl伴隨水分一起流失。
【教師引導】體內的Na、K和Cl伴隨水分一起流失,出現電解質濃度失衡、紊亂,產生惡心、肌肉痙攣等癥狀,故需要及時補充電解質和水分。什么是電解質呢?這節課就來探究“電解質”。
(二)探究新知
【提出問題】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已經學過的知識猜測哪些溶液導電,哪些不導電呢?設計相關學生實驗
【學生實驗】使用課前準備好的電源、導線、小燈泡及金屬片進行HCl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導電性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實驗結果。
【提出問題】實驗結果中哪些溶液導電,哪些不導電呢?
【學生回答】導電的溶液:HCl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不導電的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播放視頻】熔融的鹽和酸導電的視頻,學生觀察現象。
【學生回答】燈泡變亮。
【教師總結】NaOH和NaCl不僅在水溶液中可以導電,加熱至熔融狀態也可以導電。在化學中將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并舉例常見的酸、堿、鹽中的電解質。
【學生回顧概念】電解質: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教師提問】PPT展示4個問題:
①金屬、石墨可以導電,說明“C”是電解質,是否正確?
②鹽酸可以導電,說明鹽酸為電解質?
③硫酸鋇不溶于水,因此硫酸鋇不是電解質?
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氣溶于水導電,所以它們均為電解質?
【小組討論,學生回答】總結出:
①“C”是單質,不是電解質;
②鹽酸是氯化氫溶于水所得溶液,所以氯化氫為電解質,鹽酸屬于混合物,不在化合物的范疇;
③緊貼概念,硫酸鋇在熔融狀態下可導電,所以這一類難溶鹽也屬于電解質;
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氣與水反應所產生的物質溶于水導電,并非它們本身,所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氣不是電解質。(強調以上幾點)
【教師提問】觀看視頻,并思考NaCl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原因?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說明NaCl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鈉離子和氯離子脫離NaCl晶體表面,進入水中,形成能夠自由移動的水合鈉離子及水合氯離子,這些離子在通電的作用下發生定向移動因此NaCl溶液可以導電。
NaCl晶體溶于水形成自由離子的的過程稱為電離,通常用電離方程式表示,例:NaCl=Na++Cl-
(三)拓展提升
板書設計:略
資料下載>>教師資格面試結構化專項+教案模板+萬能試講話語
報考信息>>教師資格證報考信息查詢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