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動作技能的形成階段和形成標志
動作技能區別于智力技能的根本特點,在于這類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外部動作構成的,是通過練習形成和鞏固起來的一種合乎法則的隨意行動方式。
(一)動作技能的形成需要經過以下三個階段
1.活動的定向階段
活動的定向是指學生對活動方式的了解,在頭腦中形成關于動作過程的映象,它是動作技能形成的首要環節。要達到學生對活動方式的了解,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和要求。
首先要做示范動作,要求示范動作一定要正確,開始時動作的速度不要快,先進行整體動作的示范,而后進行分解動作的示范,并對相似動作進行區分。
其次是對動作方式要進行講解。通過講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活動的結構,確切地了解活動的各個組成部分,還可以使學生掌握完成各個動作的方法和原理。為了充分發揮講解的作用,可以使講解與示范相結合,邊講解邊示范。
2.模仿動作階段
從反映論的觀點看,模仿是個體反映客體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對別人的行為、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反映)。模仿是人們掌握動作技能的基本途徑,也是動作技能掌握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模仿階段,學生活動的速度和品質方面,表現為動作遲緩,其正確性、穩定性和靈活性都差;活動結構上,表現為動作之間不夠協調,常有顧此失彼的互相干擾現象,有時還摻進不必要的多余動作,如初學寫字的人,手指緊握筆桿,面部肌肉緊張,頭歪,眼斜,嘴唇噘起,舌頭擺動等;在對動作的控制能力方面,許多動作經常要在視覺的監督下才能完成,不能分配注意;在對動作的自我感覺方面,則感到緊張和疲勞。
3.動作的熟練階段
動作的熟練是通過多次練習而實現的。它標志著操作技能掌握到了高級階段。由于熟練,使人對這種活動方式的意識控制水平大為降低。當動作達到熟練階段時,其動作表現為敏捷、正確、穩定和靈活;動作之間協調一致,多余動作消失,動作系列高度簡化與壓縮,個別動作已聯結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動作間已形成穩固的順序性;視覺的監督作用大為降低,而動覺的控制增強,注意分配能力增強;此外,緊張感消失,疲勞的程度也相對降低。
(二)動作技能形成的標志
動作技能達到熟練程度有以下四個標志:
1.活動結構的改變
首先是實現了動作的聯合,即局部動作聯合成一個完整的動作系統。其次是不再出現動作之間的相互干擾現象。再次是動作簡潔,多余動作消失。如學生在音樂下做廣播體操,八節體操很順利、流暢地完成。
2.活動速度加快,品質變優
這表現在局部動作聯合成一個動作系統,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動作數量增加,動作準確、協調、穩定和靈活。如武術、跳水技能的形成。
3.活動調節上視覺控制減弱,動覺控制增強
可以在不用視覺或少用視覺的條件下,完成一系列的連鎖動作。
4.意識減弱
動作技能達到熟練程度后,動作系統接近自動化。有意注意控制減弱,以致降低神經緊張,減輕疲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