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遼寧教師資格考試心理學章節考點總結6
第六章 思維
1、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概括和間接的反映,。思維具有概括性和間接性的特點。
2、思維是高級的心理活動形式。人腦對信息的處理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的過程,這些是思維最基本的過程。
3、分類:根據思維的憑借物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把思維分為直觀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直觀動作思維又稱實踐思維,是憑借直接感知,伴隨實際動作的思維活動。具體形象思維是運用已有表象的思維活動。抽象邏輯思維是以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達到對事物的本質特性和內在聯系認識的思維。
根據思維過程中是以日常經驗還是以理論為指導來劃分,可以把思維分為經驗思維和理論思維,經驗思維是以日常經驗為依據,判斷生產、生活中的問題。理論思維是以科學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論為依據,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的思維。
根據思維結論是否有明確的思考步驟和思維過程中意識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維分為直接思維和間接思維。直覺思維是未經逐步分析就迅速對問題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測,設想或突然領悟的思維。分析思維是明確意識到思維的步驟和思維的過程,并按一定程序執行的思維。
根據解決問題時的思維方向,可以把思維分為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聚合思維又稱求同思維、集中思維,是把玩呢提所提供的各種信息集中起來得出一個正確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維。發散思維又稱為求異思維,輻射思維,是從一個目標出發,沿著各種不同途徑尋求各種答案的思維。
根據思維創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維分為常規思維和創造思維。常規思維是指人們運用已經獲得的知識經驗,按慣常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思維,創造性思維是指運用新穎的、獨創性的方法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產生新思想、新假設、新原理的思維。
4、問題解決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標,應用各種認知活動,技能,經過一系列的思維操作,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
5、問題解決一般包括提出問題,明確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四個基本步驟。
6、算法策略是在問題空間中隨即搜索所有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直到選擇一種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
7、頓悟通常包括對問題元素的重新組織,從新的角度來看問題是問題解決的一個重要方法。
8、功能固著是指個體在解決問題時只看到某種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的物體的新用途或功能。
9、原型啟發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現象中獲得的信息對解決當前問題的啟發。
10、定勢是指由先前的活動所形成的并影響后繼活動趨勢的一種心里準備狀態。
11、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通過高度結構化的聲音組合,或通過書寫符號,手勢等形成的一種符號系統。人們運用語言交際的過程叫做言語。
12、想象是人在腦子中憑借記憶所提供的材料加工,從而產生新形象的心里過程。
13、想象的分析、綜合活動包括:粘合、夸張與強調、擬人化和典型化四種形式。
14、按照想象活動時候具有目的性,可以將想象分為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無意想象是沒有預定目的和計劃而產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預定目的,自覺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可以分為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
15、幻想是創造想象的一種特殊形式。幻想是與個人愿望相聯系并指向于未來事物的想象。
相關鏈接: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