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教學測量與評價
第一節教學測量與評價的意義和作用
一、教學評價的概念
教學評價是指有系統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其目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培養方案作出決策。
二、教學測量與評價的分類
從實施教學評價的時機而言,有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之分。
根據教學評價資料的處理方式,有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之分。
從教學評價的功能看,有配置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之分。
根據教學評價的嚴謹程度,有正式評價與非正式評價之分。
三、教學測量與評價的功能
第一,為師生調整和改進教學提供充足的反饋信息;
第二,是學校鑒別學生學業成績、家長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
第三,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作為教育評價和決策的依據。
第二節教學測量與評價的方法和技術
教學評價也應包括認知、情感和技能三個方面。對于認知和技能領域的學業成就,最常用的教學評價手段是標準化成就測驗和教師自編測驗。而對于情感以及道德行為表現則常常采用非測驗性的評價手段。
一、標準化成就測驗
(一)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含義及特點
標準化成就測驗是指由專家或學者們所編制的適用于大規模范圍內評定個體學業成就水平的測驗。
(二)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優越性
客觀性。計劃性。可比性。
(三)對標準化測驗的批評
與學校課程之間的關系很不協調。測驗結果的不當使用。
二、教師自編測驗
(一)自編測驗的含義
教師自編測驗是由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和測驗目的,自己編制的測驗,是為特定的教學服務的。
(二)自編測驗的類型
1.客觀題
客觀題具有良好的結構,對學生的反應限制較多。這類題目包括選擇題、是非題、匹配題和填空題等。
2.主觀題
主觀題則要求學生自己組織材料,并采用合適的方式表達陳述出來。這類題型包括論文題及問題解決題。
(三)有效自編測驗的特征
1.信度
信度是指測驗的可靠性。
2.效度
效度是指測量的正確性。
3.區分度
區分度是指測驗項目對所測量屬性或品質的區分程度或鑒別能力。
三、非測驗的評價技術
(一)案卷分析
(二)觀察
1.行為檢查單
2.軼事記錄
3.等級評價量表
(三)情感評價
四、教學評價結果的處理與報告
(一)評分
(二)合格與不合格
(三)其他報告方式
最新試題:
小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