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輔導知識>中學心理學輔導

2011年中學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講解:態度與品德的形成

來源:233網校 2010年12月17日

第十章態度與品德的形成
第一節態度與品德的實質及其關系

一、態度的實質與結構
(一)態度的實質
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
(二)態度的結構
態度結構包含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為成分。
1.態度的認知成分
指個體對態度對象所具有的帶有評價意義的觀念和信念。
2.態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隨態度的認知成分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是態度的核心成分。
3.態度的行為成分
指準備對某對象做出某種反應的意向或意圖。
二、品德的實質與結構
(一)品德的實質
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
(二)品德的心理結構
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個成分。
1.道德認識
是對道德規范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道德情感從表現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種:一是直覺的道德情感。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
三是倫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是個體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勵下所表現出來的對他人或社會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它是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現,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行為技能和道德行為習慣。
三、態度與品德的關系
態度和品德二者實質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種習得的影響個人行為選擇的內部狀態,而態度也是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結構是一致的,都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方面構成。但是,態度和品德這兩個概念也有區別。
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圍不同。
第二,價值的內化程度不同。

第二節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發展的階段理論
(一)皮亞杰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道德發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在10歲以前,兒童對道德行為的判斷主要是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準,稱為他律道德。
在10歲以后,兒童的判斷主要是依據自己認可的內在標準,稱為自律道德。
皮亞杰認為,在從他律到自律的發展過程中,個體的認知能力和社會關系具有重大影響。道德教育的目標就是使兒童達到自律道德,使他們認識到道德規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礎上制定的。
(二)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格提出了人類道德發展的順序原則,并認為道德認知是可以通過教育過程加以培養的。
柯爾伯格研究道德發展的方法是兩難故事法。
柯爾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分別是:
1.前習俗水平
第一階段:懲罰服從取向階段
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取向階段
2.習俗水平
第三階段:尋求認可取向階段
第四階段:遵守法規取向階段
3.后習俗水平
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取向階段
第六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研究表明,大多數9歲以下的兒童以及少數青少年處于前習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處于習俗水平,后習俗水平一般要到20歲以后才能出現,而且只有少數人才能達到。
二、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一)倫理道德發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倫理道德是道德發展的最高階段。
1.形成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
2.自我意識增強
3.道德行為習慣逐步鞏固
4.品德結構更為完善
(二)品德發展由動蕩向成熟過渡
1.初中階段品德發展具有動蕩性
2.高中階段品德發展趨向成熟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廉江市| 广丰县| 台南县| 西贡区| 湖口县| 仁布县| 嵊州市| 乌拉特中旗| 车致| 长葛市| 开远市| 招远市| 略阳县| 封丘县| 麻栗坡县| 望江县| 扶风县| 漾濞| 敦化市| 宣汉县| 花莲市| 武山县| 九龙县| 拉孜县| 瓮安县| 美姑县| 丰原市| 德清县| 深水埗区| 乌审旗| 彭州市| 鹤山市| 滦平县| 沂南县| 莱州市| 板桥市| 安顺市| 油尖旺区| 如东县| 长顺县|
登錄

新用戶注冊領取課程禮包

立即注冊
掃一掃,立即下載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