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習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學習的實質與類型
一、學習的實質與特性
學習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借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學習是后天習得的活動,是由經驗或實踐引起的。
學生的學習是人類學習中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的,是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前人所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并以此來充實自己的過程。其學習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知識、技能和學習策略的掌握;二是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性的發展;三是道德品質和健康心理的培養。
二、學習的一般分類
(一)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
加涅把學習分成八類:①信號學習。②刺激一反應學習。 ③連鎖學習。④言語聯結學習。⑤辨別學習。⑥概念學習。⑦規則或原理學習。⑧解決問題學習。
(二)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
加涅后來進一步提出了五種學習結果,把它們看做是五種學習類型。分別是:①智慧技能。②認知策略。③言語信息。④動作技能。⑤態度。
(三)我國心理學家的學習分類
我國教育心理學家把學生的學習分為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和行為規范的學習三類。
知識是客觀事物的特征和聯系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它是來自反映的對象本身的認知經驗。
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符合法則要求的活動方式,它是來自于活動主體所做出的行動及其反饋的動作經驗。
行為規范是用以調節人際交往,實現社會控制,維持社會秩序的思想工具,它來自于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交往經驗。
第二節聯結學習理論
聯結學習理論認為,一切學習都是通過條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應R之間建立直接聯結的過程。強化在刺激一反應聯結的建立中起著重要作用。
(一)桑代克的經典實驗
桑代克是現代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他把人和動物的學習定義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認為這種聯結的形成是通過盲目嘗試一逐步減少錯誤一再嘗試這樣一個往復過程習得的。
(二)嘗試-錯誤學習的基本規律
1.效果律
2.練習律
3.準備律
二、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論
(一)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
(二)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
1.獲得與消退
2.刺激泛化與分化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條件刺激和與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補的過程,泛化是對事物的相似性的反應,分化則是對事物的差異的反應。
三、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
(一)斯金納的經典實驗
(二)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律
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類: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反應,是經典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而操作行為是有機體自發做出的隨意反應,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
1.強化
強化有正強化(實施獎勵)與負強化(撤消懲罰)之分。
2.逃避條件作用與回避條件作用
3.消退
有機體做出以前曾被強化過的反應,如果在這一反應之后不再有強化物相伴,那么,此類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便降低,稱為消退。
4.懲罰
(三)程序教學與教學機器
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以后,呈現一個厭惡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稱作懲罰。
在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的直接影響下,"程序教學與機器教學"風靡全球,成為20世紀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學改革運動。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加涅認為,學習的模式是用來說明學習的結構與過程的,它對于理解教學和教學過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學事件具有極大的應用意義。
從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可以看到,學習是學生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學習過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