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心理輔導
一、心理輔導及其目標
心理輔導是一種心理上的助人活動,指在一種新型的、建設性的人際關系中,學校輔導教師運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技能,給學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協助與服務,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依據自身條件,確立有益于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的生活目標,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增強與維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以使其在學習、工作與人際關系各個方面做出良好適應。
心理輔導的一般目標歸納為兩個方面,第一,學會調適,包括調節與適應。第二,尋求發展。這兩個目標中,學會調適是基本目標。
二、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方法
(一)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
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有強化法、代幣獎勵法、行為塑造法、示范法、處罰法、自我控制法等。
(二)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
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學習原理基礎上的一些具體的行為改變技術。
1.全身松弛訓練:
2.系統脫敏法;
3.肯定性訓練。
(三)改善學生認知的方法
改善學生認知,即從改變學生的認知結構、思考方式進而改善其情緒與行為,也稱之為認知輔導,主要有艾里斯的理性情緒療法。
備考輔導:2013年教師資格HD高清課件全新上線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