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解析:最近發展區的大小,是兒童心理發展潛能的重要標志,也是兒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標志。
2.【答案】B。解析:教師與幼兒的溝通言語要明確、通俗,便于幼兒理解。
3.【答案】B。解析: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的,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4.【答案】C。解析:觀察法是幼兒園教學的基本方法。
5.【答案】A。解析:幼兒只能辨別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方位。
6.【答案】B。解析:物體觸及掌心,新生兒立即把它緊緊捏住,這是新生兒的抓握反射。
7.【答案】A。解析:游戲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最好的活動形式。
8.【答案】D。解析:3歲前兒童的思維主要是直觀行動思維。
9.【答案】C。解析:l903年在武昌創立的湖北省立幼稚園是中國最早創辦的公立學前教育機構。
10.【答案】C。解析:嬰兒剛出生時各項感覺能力都很弱,只有味覺是最為發達的感覺。
11.【答案】A。解析:l.5~2歲幼兒出現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過動作和語言表現出來的。
12.【答案】A。解析:依戀是嬰兒尋求并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和情感聯系的傾向。
13.【答案】B。解析:幼兒園教育工作的評價以教師自評為主。
14.【答案】A。解析:幼兒園教育要遵循寓教育于幼兒活動之中的原則,也就是游戲化的方法。
15.【答案】D。解析:教師在語言課上只講故事、音樂課上只教唱歌、體育課上只做游戲的做法違背了綜合性教育原則。
16.【答案】A。解析:《母育學校》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
17.【答案】B。解析:“圖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是把注意引到了小松鼠這一具體事物上。
18.【答案】D。解析:喜歡成人的接觸等反映了兒童的社會性需要。
19.【答案】D。解析:兒童對自我評價不穩定,是依從性的,容易受外界影響。
20.【答案】B。解析:能區別男女,說明幼兒具備了性別概念。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1)對幼兒身心素質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為家長服務的范圍不斷擴大;(3)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不斷提高,要求幼兒園具有更高的教育質量。
2.【答案要點】幼兒心理發展敏感期的形成與生理發展的加速期和心理發展本身的狀態有關;同時,也與心理的整體發展有關。
3.【答案要點】幼兒園課程評價總的原則應有利于發揮教師、園長及課程決策人員改進課程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研究精神。具體表現在:(1)評價應有利于改進與發展課程;(2)評價中要發揮教師的主體性;(3)評價要有利于幼兒的發展。
4.【答案要點】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關系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1)從社會大范圍來看
幼兒和教師都是社會的基本成員,其相互關系是平等的社會成員關系。盡管幼兒年幼弱小。但這絲毫不影響這一平等關系。這種平等的社會成員關系是幼兒園所有人際關系中首要而基本的關系,是幼兒和教師相互關系的基礎。因此,在教育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反對專制的教師中心。
(2)從幼兒園小范圍來看
在幼兒園里,幼兒和教師的關系是“師生關系”。社會保障幼兒地位和權利的責任具體化為教師的義務和職責,教師成為幼兒生存、發展、學習等權利最主要的維護者,幼兒則是被保護者;教師作為成熟的社會成員,是代表國家意志的教育者,幼兒是身心均不成熟的、正在發展中的社會成員,是受教育者。在這個意義上,教師和幼兒又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不認識到這一點會導致教師的失職。導致教育上的放任自流。
上述教師與幼兒關系的兩個方面是對立統一的,前一個方面要求教師尊重幼兒;后一個方面則要求教師要義不容辭地擔負起教育幼兒的責任。只有尊重幼兒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培養“人”的教育:而離開了對幼兒的教育和保護,尊重幼兒又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如何將這兩個側面加以最恰當地綜合,是建立良好的教師與幼兒關系的關鍵。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