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幼兒的安全問題是幼兒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發生材料中所述情況可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幼兒鼻腔進入異物時,要讓孩子改用口腔呼吸,面向有光亮的地方,令其抬起頭并用手指將鼻尖向上推起,用手電筒照射即可看到異物,此時不可立即拿鑷子鉗夾,以防異物被推向鼻腔深處。對于年齡稍大而又聽話的孩子,可用手指壓住未堵鼻孔,令其低頭并做擤鼻涕的動作,異物即可隨氣流沖出鼻孔,或是部分露出鼻腔。如果露出鼻腔的異物屬圓形且表面光滑,可用大拇指壓迫患側鼻翼,將異物擠出鼻腔。如鼻腔的異物屬紙團、紐扣等不規則物體,則可用鑷子將其夾出。也可以讓幼兒聞胡椒粉等刺激性氣味,促使幼兒打噴嚏,有可能將異物噴出。
對于無法取出的鼻腔異物,老師不要強行取出,以免損傷鼻腔或形成呼吸道異物,而是應設法勸阻兒童哭鬧,改用口腔呼吸,然后迅速抱送醫院治療。
2.【答案要點】幼兒發生意外事故,這是作為教師、家長最不愿意看到的。然而,有時這也是無法避免的,因為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面對突發狀況不知如何應對和防范,因而易受到傷害。同時,這一現象有時又是可以預防,甚至是可以避免的。幼兒教師在平時的保育與教育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要與家長做好溝通,協助幼兒園做好幼兒的安全工作,請家長不要讓孩子口袋揣有異物。離園時,教師要向家長告知相關情況,以便家長加強觀察及提醒。
(2)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培養,例如,用一些事例、故事,讓幼兒討論如何避免危險,讓幼兒知道在飲食中,要坐定吃、吃完后再玩。
(3)教師要掌握一些幼兒急癥的方法,如遇到幼兒氣道阻塞,可使用背部敲擊法、腹部推壓法第一時間進行急救處理,以減少對幼兒的傷害;幼兒被蚊蟲叮咬,可在幼兒患處涂清涼油、牙膏等,減輕痛癢感。
3.【答案要點】配制學前兒童的膳食應堅持以下原則:
(1)營養全面豐富,膳食結構合理。為學前兒童提供的膳食,應做到品種多樣。保證營養素種類齊全,營養素的數量充足、比例適當,滿足兒童的生理需要的同時避免營養失調。
(2)適合幼兒的消化能力。食物配制應以幼兒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為依據,盡量做到碎、細、軟、爛。同時避免油膩和刺激性強的食物。
(3)食物應色香味全面。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有利于增強學前兒童的食欲,促進消化吸收。良好的進餐環境、愉快的情緒都有利于增強兒童的食欲。
(4)講究飲食衛生,嚴防食物中毒。為學前兒童選擇食物,應把安全性放在首位,選擇的食物要符合安全、衛生、健康的要求,要選購營養價值較高、新鮮的食物,保證食物未受到有毒微生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嚴防食物中毒。
4.【答案要點】幼兒教師應初步具備幫助幼兒保護和提高視力的能力,主要要做到:
(1)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不在光線過強或過暗的地方看書、畫畫;看書寫字時眼睛距書本保持30厘米以上;不躺著看書,以免眼與書距離過近;不在走路或乘車時看書,因為身體活動可導致書與眼的距離經常變化,極易造成視覺疲勞;集中用眼一段時間后應望遠或到戶外活動,以消除眼的疲勞。
(2)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采光條件、適宜的讀物和教具。幼兒活動室窗戶大小適中,使自然光充足;室內墻壁、桌椅家具等宜用淺色,反光較好;自然光不夠充足時,宜用白熾燈照明;為幼兒提供的書籍,字體宜大,字跡、圖案應清晰;教具要大小適中、顏色鮮艷、畫面清楚。
(3)定期給幼兒測查視力。要定期為幼兒測查視力,以便及時發現異常,及時矯治;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行為,及時發現幼兒視力異常表現。
(4)教育幼兒注意用眼安全和衛生。幼兒教師要教育幼兒不要用手揉眼睛,毛巾、手帕要專用,用流動的水洗手、洗臉,以防沙眼、結膜炎等;教育幼兒不玩可能傷害眼睛的危險物品,預防眼外傷。
5.【答案要點】問題(一):孩子可能患的眼疾是弱視。直接原因:嬰幼兒期遮蓋眼睛,致使外界光刺激不能到達眼內和大腦,導致視覺發育停頓而引起。
問題(二):治療弱視的最佳時期是在3~5歲。矯治方法:將健康的一只眼遮蓋住,強迫弱視眼注視物體(除正常活動外,讓孩子多做一些如描繪圖案、剪紙等精巧細致的活動,以促進弱視眼視力提高),如健康眼有視力下降的情況,可將該眼的遮蓋物拿開24~48小時,即會恢復。
6.【答案要點】陳老師的這種做法是不妥當的。
就餐時,教師要保證幼兒心情愉快,絕對不能讓幼兒哭、叫,以免將食物吸進氣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飯作為體罰的手段。陳老師需要對敏敏多關注,耐心地引導敏敏吃飯,吃完飯再細致地解決問題。
7.【答案要點】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先安慰小南,讓他不要驚慌,配合老師處理傷口。
(1)用生理鹽水或冷開水清洗傷口。
(2)檢查傷口是否留有異物,如果有,用消毒針順著刺的方向將其拔除。
(3)確認傷口無異物后,用碘酒或酒精涂搽傷口周圍,傷口涂消炎藥膏。
(4)如果難以處理,速請專業醫生治療。
8.【答案要點】該教師的做法是十分值得稱贊的。同樣是進餐這樣一個生活情景,由于教師改變了方法,又將規則融進了游戲中,效果就變得完全不同。可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教育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幼兒生活常規教育的實施要求有:
(1)結合幼兒自身特點。幼兒生活常規教育應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特點的幼兒制定相應的具體要求。
(2)要求具體且規范。幼兒園應從實際出發,根據幼兒園的具體條件和各年齡班的特點制定具體而規范的生活常規。
(3)保育和教育相結合。幼兒園生活常規的要求需要保育和教育同時進行,幼兒年齡越小,越需要通過保育的手段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在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進行教育。
9.【答案要點】(1)幼兒園里存在一一些安全隱患,包括:用具用品放置不當,玩具設施不符合安全規范,門衛管理疏漏,房屋建筑不適合幼兒活動,老師教學經驗少,組織活動的能力差,個別老師安全意識淡薄等。幼兒園和教師發現了要及時反映,及時排除這些隱患。
(2)幼兒身體發育尚未成熟,大腦對身體動作變化不能做出相應的靈活反應。還有的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對自己行為將會產生的后果沒有預見性,這些都需要老師和家長嚴密注視和有目的的引導。
(3)對幼兒的安全教育不夠。平時在家中或幼兒園中,沒有對幼兒進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導致幼兒不了解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五、活動設計題
1.【參考設計】
交通安全
一、活動目標
1.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
2.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有與成人一起外出的經驗。
2.有關模擬游戲的情景創設
3.課件《看望兔奶奶》。
三、活動過程
1.邊觀看課件邊討論之一。
(1)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帶兔寶寶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媽媽到水果店給奶奶買水果,兔寶寶看到花叢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飛到了馬路中央,兔寶寶一路追過去,差點被車撞上。
(2)為什么兔寶寶差點被車撞到? 。
(3)教師歸納:兔寶寶離開媽媽在馬路上玩耍,差點被車撞上。這樣太危險了,不管什么情況我們都不能在馬路上玩。
2.邊觀看課件邊討論之二。
(1)兔媽媽和兔寶寶繼續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馬路對面,兔寶寶興奮地想沖過馬路見奶奶,可是被兔媽媽一把拉住了。
(2)兔媽媽為什么要拉住兔寶寶?過馬路應該走哪里?
(3)教師歸納: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4)十字路口有斑馬線,行人是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時候可以走?
(5)教師歸納:過十字路口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6)兔媽媽和兔寶寶走到斑馬線前,等綠燈亮時再穿過馬路去奶奶家。
3.小結。
兔寶寶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險,你們知道怎樣才能避免那些危險嗎?
(幼兒回答后,教師用自編兒歌進行歸納:小朋友,要牢記,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過馬路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確保安全是第一)
4.情景模擬游戲“去春游”。
(1)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
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應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師:行人應該注意什么?(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
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么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場景三:天橋
師:這是什么?我們應該怎么走?(走天橋就像走幼兒園的樓梯,要靠右邊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能推也不能擠)
(2)順利到達目的地之后,引導幼兒對剛才的情況進行小結,啟發幼兒把過天橋的要點編到兒歌里去,如“過天橋靠右邊,一個跟著一個走”。
四、延伸活動
行人走在馬路上還應該注意什么?請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然后把它們也編到兒歌里去好嗎?
2.【參考設計】
擦 鼻 涕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流鼻涕后要及時擦干凈。
2.嘗試擦鼻涕的方法,積累自理生活的經驗,并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活動準備
錄像,手帕,餐巾紙,流鼻涕的娃娃每人一個。
三、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看錄像。
(錄像的內容:情景表演一小動物感冒了)
(1)看錄像后提問:
①你們看見電視里的小動物怎么了?(講述拍攝的錄像內容)
②流鼻涕了,怎么辦?有什么好辦法?(幼兒回憶已有經驗)
根據幼兒講述,出示手帕、餐巾紙等。
(2)怎么擦呢?(幼兒講述已有的經驗)
2.幼兒嘗試擦鼻涕的方法。
(1)出示流鼻涕的娃娃,小朋友來幫助她。(幼兒分別為娃娃擦鼻涕)
(2)幼兒嘗試給娃娃擦鼻涕,老師觀察并及時拍下小朋友擦鼻涕的方法。
3.看看講講,積累新經驗。
(1)請幼兒看錄像后,講講小朋友們是怎樣擦的?哪種方法比較好?
(2)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四、活動延伸
1.日常生活:提醒幼兒每天帶手帕或紙巾,用兒歌來鞏固行為。
2.運動、游戲:教師觀察幼兒衛生習慣,同時引導幼兒不亂扔紙巾等。
3.家庭指導:指導家長為幼兒提供衛生用品,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參考設計】
寶寶漱口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二、活動準備
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臉盆等。
三、活動過程
1.請客吃芝麻糖:過新年的時候,我買了許多好吃的東西,今天請你們吃好嗎?(幼兒品嘗芝麻糖)
2.送禮物,照鏡子:我還準備T4,齊L物送給你們,你們看看是什么?(鏡子)
今天我們來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齒)牙齒是什么顏色的?
(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臟了,你有什么辦法把黑芝麻從牙齒上趕走呢?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4.教師總結:牙齒臟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里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
5.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6.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臉盆里。
7.讓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4.【參考設計】
燙燙小魔鬼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一些簡單的防燙知識和相關措施。
2.不歧視被燙傷的孩子,樂意與他們做朋友。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燙燙小魔鬼》。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討論身邊哪些東西是燙燙的。
(1)教師:這是什么?(燙燙小魔鬼)
(2)家里哪些地方藏著燙燙小魔鬼呢?
2.討論如何不被燙燙小魔鬼燙傷。(播放課件)
怎么樣才不會被燙燙小魔鬼燙到呢?(結合課件顯示一個個場景,邊看邊討論)
場景一:廚房。熊媽媽正在煮飯呢,在廚房里小熊要注意什么?
場景二:餐廳客廳。開飯嘍,小熊的肚子餓壞了,快告訴小熊,吃飯時要注意什么呢?
場景三:衛生問。小熊要洗澡了,應該注意什么呢?
場景四:日常生活。平時還要怎么樣躲避燙燙小魔鬼呢?
3.討論燙傷后的處理方法。
(1)如果不小心被燙燙小魔鬼燙傷了,應該怎么辦?
(2)結合課件中顯示的步驟,用語言和動作與幼兒共同總結。
一沖:用流動的水沖傷口。
二脫:在水中剪開或脫掉燙傷部位的衣服。
三泡:在冷水中泡30分鐘。
四蓋:用干凈的布蓋住,不涂任何東西。
五送:嚴重的話送醫院。
(3)教師完整講一遍過程。
(4)教育幼兒關愛被燙傷的孩子。
有的孩子,被燙燙小魔鬼逮到了機會燙到了,他們的臉上手上都燙得裹了紗布r我們應該怎么樣對待他們呢?
(觀看課件畫面)
4.欣賞歌曲《防燙小英雄》,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地念歌詞并做動作。
5.【參考設計】
不挑食身體棒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均衡的營養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2.教育幼兒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事先讓幼兒調查自己喜歡吃和不喜歡吃的食物并進行記錄。
2.準備四大類食物的資料。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運用導語引入,小朋友自由做調查活動。
1.幼兒做“對各類食物的喜好”的調查。
(1)師:小朋友,昨天老師發給你們每人一本調查冊,讓你們把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和最不喜歡吃的東西記錄下來,你們都帶來了嗎?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當小小調查員,互相調查一下你們最愛吃的東西和不愛吃的東西以及愛吃和不愛吃的原因。看誰調查得最認真、最仔細。
(2)幼兒調查。
2.幼兒對“食譜中的搭配是否均衡”進行調查。
(1)師:小朋友通過剛才的調查發現了什么?
幼:發現有的小朋友愛吃肉類,不愛吃蔬菜;有的小朋友愛吃水果、不愛吃饅頭。發現小朋友對食物有挑食的現象。
師:這樣做好不好呢?我先不說,我們小朋友接著去調查就知道了。
師:我們今天第二站調查的是幼兒園的食譜。看看幼兒園的叔叔阿姨每天為我們做的餐點,是不是只有我們愛吃的食物而沒有我們不愛吃的食物。
(2)幼兒調查。
(二)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1.讓幼兒知道均衡的營養對身體的重要性。
(1)師:小朋友,你們通過這次調查食譜發現了什么?
幼:每天的食譜中各類食物都是均衡搭配的。
師:為什么要這樣搭配呢?我們去人體王國看看就知道了。
(2)幼兒參觀人體王國。
(3)師:你們看,這就是我們的人體王國。五谷類的食物含有熱量,可以使我們的身體,ffJj氣;肉類食物中含有脂肪、蛋白質,可以補充身體的能量;蛋奶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鈣,可以使我們的牙齒骨骼強壯;蔬果類食物中含有維生素,有助于我們的消化。我們的身體需要多種的營養和能量,才能健康茁壯的成長。缺了其中一類食物的營養成分,人體王國都不能強大起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讓你們的人體王國最強大,任何病菌敵人都不能侵犯?
幼:想。
2.教育幼兒不能挑食。
師:你們應該怎么辦?
幼:不挑食。
師:挑食好不好?
幼:不好。
師:對,每一類食物我們都要吃,這樣身體才會棒棒的。
(三)幼兒搭配餐點——營養均衡的自助餐。
1.師:平時在幼兒園都是叔叔阿姨為我們搭配餐點,今天我們自己動手搭配營養均衡的自助餐來一起分享吧!
2.幼兒搭配營養均衡的自助餐。
3.師:請小朋友介紹你的餐點名稱,邀請客人——老師和你共同分享。記住:告訴客人不要挑食喔!
4.師生進行自助餐活動,活動結束。
四、延伸活動
1.幼兒制作“不挑食宣傳小畫冊”,送給別的班的小朋友閱讀。
2.選出“小小監督員”,每天監督小朋友有沒有出現挑食的現象。另外可以請家長配合進行監督。
3.將不挑食的小朋友在班級的“每日新聞”進行播報表揚。
4.幼兒自制食物調查表。
6.【參考設計】
如何預防腮腺炎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流行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且多在冬、春季流行。
2.教育幼兒消除恐懼心理,認識腮腺炎并不可怕,只要認真預防,落實各項防治措施,就能達到防病的目的。
二、活動過程
1.導入。
故事:冬冬清晨起來就感覺自己的頭昏昏的,耳底疼,腮幫子也疼,并且好像還有一點兒發燒,他以為自己感冒了。但他的一邊的腮部又紅又腫,疼得什么東西都不能吃,因為嘴巴已經張不開了。冬冬還是想去幼JLN,媽媽發現冬冬病了,急忙帶他去醫院。醫生表揚了冬冬愛學習的精神,但也告訴他,得了這種流行性傳染病,是不能到人多的地方去的,以免傳染給別人。
師:小朋友,你們想知道冬冬患的這種流行性傳染病是什么病嗎?它對人體有哪些危害?怎樣預防和治療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2.了解腮腺炎及其傳播途徑。
(1)師: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得了腮腺炎很痛苦,不僅腮部腫脹不能吃東西,而且會引起頭痛、耳底疼痛等。哪位小朋友得過這種病?能說說當時的感受嗎?
(2)幼兒討論,教師總結。
(3)得過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終身免疫,也就是不會再患此病。腮腺炎是怎樣傳播的呢?它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腮腺炎病毒會藏在唾液里,唾液飛到哪兒,病毒就傳播到哪兒,因此它傳播的速度很快,范圍也很大。 ’
①腮腺炎病人一飛沫在空中飄蕩一被健康人吸人一患病。
②在腮腺炎病人的家里一健康人去探視一吸入含有病毒的空氣或觸摸器具和吃東西一患病。
③提問:你知道腮腺炎是怎樣傳播的嗎?
(4)討論:如果我們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周圍的小朋友會受到什么影響?為什么?
(5)小結:腮腺炎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如果一個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其他小朋友也極容易患病。
3.認識、了解腮腺炎的癥狀及危害。
(1)描述腮腺炎的癥狀。
(2)講述:腮腺炎的危害。患了腮腺炎的小朋友除了兩腮紅腫一碰就疼外,同時還伴有發燒、頭痛、不想吃東西等癥狀,嚴重的還會引起其他并發癥。
(3)討論:腮腺炎除了影響病人的進食,令人疼痛不已,發燒,嘔吐之外,還能引起其他疾病,你們知道嗎?
(4)講述:兒童患腮腺炎時的常見并發癥是腦膜腦炎。
4.談話。
我們已知道腮腺炎是一種急性傳染病,那么應當怎樣進行預防和治療呢?
(1)討論:根據腮腺炎病毒的傳播方式,我們怎樣阻斷病毒的傳播途徑?(討論,暢說)
(2)明理導行。加深對冬、春兩季流行病的認識和了解,知道預防疾病的重要性,教育并指導兒童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疾病的侵害(包括H7N9)。在流行病多發的季節里,小朋友們要盡量少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去,因為許多呼吸道傳染病都有潛伏期,往往看似健康的人,實際上已是病毒攜帶者了。
7.【參考設計】
小小安全員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火的基本知識和安全防火常識,知道用火不當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做到不隨便玩火。
2.認識常用的安全防火標志,并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設計、制作安全標志。
二、活動準備
1.大張的常用安全防火標志圖,火柴一盒。
2.幼兒用的小標志若干。
3.白紙、油畫棒或水彩筆等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出示火柴,引出話題。
請幼兒分組以“火”為主題進行討論后,由小組代表講述討論結果。
2.幼兒參觀安全防火標志欄。
讓幼兒一邊看一邊討論標志內容、作用、在什么場合出現等。
3.識標志競賽。
將幼兒分成四組,教師做主持,競賽內容如下:
(1)說出標志名稱:幼兒人手一份小標志圖,要求幼兒看圖說出標志名稱。
(2)給圖片貼標志:讓幼兒根據出示的圖片內容,選擇相應的“嚴禁煙火”“當心火災”“安全出口”等標志圖,各組可搶答,答對者獎紅旗一面,以紅旗多的一組為勝。
(3)宣布小組獲獎情況。
4.設計制作安全標記。
(1)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幫助幼兒園設計制作安全標記。
(2)教師觀察指導,并提供必要的幫助。 ’
在幼兒設計制作時,教師實施指導:幼兒園有哪些地方需要貼安全標志?貼上去提醒人們注意什么?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將自己設計制作的安全標記,貼在幼兒園的相應位置,也可與教師一起布置成標志展覽, 讓幼兒互相交流,講述標志的名稱、內容、作用。
8.【參考設計】
做按時起居的好孩子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早睡早起和午睡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2.學習制訂起居計劃,養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自制故事動畫《淘氣的小黃鶯》。
2.圖片兩幅,內容為:
(1)一個長得瘦弱矮小的男孩;
(2)一個長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女孩。
3.投影儀一臺,自制鐘表。
4.“我的作息表”,上有姓名、睡覺時間和起床時間三欄。
三、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動畫故事《淘氣的小黃鶯》,理解放事內涵。
師:小黃鶯的歌唱得怎么樣?可它為什么沒有得到大獎?
(引導幼兒明白小黃鶯沒有得到歌唱比賽的大獎是因為它遲到了)
師:小黃鶯心里會怎么想?第二次小黃鶯參加比賽有沒有得到大獎?為什么?
2.幼兒對比,觀察圖片,感受按時起居和不按時起居對身體健康的不同影響。
師(出示圖片一):這個男孩長得怎么樣?為什么會長得又矮又瘦?
師(出示圖片二):這個小女孩長得怎么樣?為什么小女孩長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師: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為什么?
師(小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有利于身體健康。
3.討論入睡和起床的合適時間。
師(出示自制鐘表):你們覺得晚上什么時間睡覺、早上什么時間起床合適呢?
師(小結):晚上大約8點上床睡覺,早上大約7點起床,這樣比較合適。
4.幼兒學習制定自己的起居時間表
師:以后你打算什么時間睡覺、什么時間起床呢?請在表格中的鐘表圖上畫上指針表示時間。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幼兒的制定情況。
四、延伸活動
要求幼兒將制定好的作息表帶回家貼在床邊,請家長督促幼兒按作息表睡覺和起床,用笑臉圖譜和哭臉圖譜對幼兒能否按時睡覺和起床進行評價,鼓勵幼兒做按時起居的孩子。
附自編故事:《淘氣的小黃鶯》
小黃鶯是森林里的歌唱家,它唱的歌可好聽了,大家都喜歡聽它唱歌。聽說森林里要舉行歌詠大賽,得到大獎的動物將有機會到外地旅游。小黃鶯可高興了。為了慶祝這次機會,好朋友們頭天晚上為小黃鶯舉行了一個party,大家一直玩到很晚才回家休息。第二天早上,小黃鶯怎么也起不來,等它趕到比賽現場的時候,比賽已經結束了。小黃鶯很傷心,它想:以后我再也不能睡得太晚了。
第二年,森林里又要舉行歌唱比賽。這次,小黃鶯沒有和朋友們一起玩。頭一天它早早地就上床睡覺了,第二天早早地就起床去參加比賽。小黃鶯終于拿到了歌唱比賽的大獎,它高興極了。
9.【參考設計】
禁煙小衛士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新鮮空氣對人們的重要性,了解抽煙對人體健康、社會環境的危害。
2.增強幼兒關心、保護環境的意識,激發幼兒爭做環保小衛士。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了解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材料準備:
教師:棉花、香煙、瓶子。
幼兒:大型積木,剪刀,紙,食品包裝,記號筆,禁煙標志等。
三、活動過程
1.通過做實驗,感受空氣的重要性。
(1)捏緊鼻子,閉緊嘴巴,說一說有什么感覺?
(不能呼吸,感到非常難受)
(2)深呼吸一次,現在感覺怎么樣?
(感受空氣對人的重要性)
2.感知香煙對人類的危害。
(1)出示香煙一一“這是什么?”“你們家有人抽煙嗎?”
(2)如果把讓煙污染的空氣吸進后,我們的身體會變成怎么樣?
(3)做實驗:先在瓶子里放一團雪白的棉花代表肺,然后把一支點燃的香煙放進瓶子。
(4)在等待實驗結果的過程中,請幼兒討論吸煙的危害。
3.教師介紹世界無煙日,并引導幼兒尋找戒煙的方法。
(1)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提出要禁煙,并規定每年的5月31日為世界無煙日,在許多地方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標志(出示戒煙標志),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2)很多地方出現了元煙商場、無煙列車,處處禁煙,可是那些吸慣了煙的人,總是想吸煙,怎么辦呢?
(3)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幫助吸煙的人戒煙。
4.游戲“禁煙小衛士”,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1)既然香煙生產廠一點也不好,干脆我們來搭建一個戒煙工廠,這個工廠里專門生產戒煙食品和禁煙標志。
(2)分組游戲:
A組:用大型積木搭建戒煙工廠。
B組:繪畫禁煙標志。
C組:用各種材料制作戒煙食品。
(3)玩游戲“禁煙小衛士”。
(4)抽煙的危害這么大,如果周圍有人吸煙,我們要怎么辦呢?
(5)師生共同在園內把生產的禁煙標志張貼在墻上,把禁煙產品放到娃娃商店里去賣。師生一起出活動室。
10.【參考設計】
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讓他們初步懂得媽媽關心自己,自己更要關心媽媽。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1.熟悉故事《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2.幼兒操作材料。
3.各種手工材料。
4.自制送給媽媽的禮物。
三、活動過程
1.讓幼兒欣賞故事。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三只想生病的小狗》,引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2.讓幼兒看幼兒操作材料,引導幼兒討論故事中三只小狗的行為表現:小狗為什么想生病?他們生病了,狗媽媽是怎么照顧他們的?結果狗媽媽怎么啦?他們這樣做對嗎?狗媽媽病倒以后,這三只小狗又是怎樣想的呢?他們是怎樣做的?
3.引導幼兒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感情地講述自己應如何去關心媽媽。
(1)你的媽媽平時是怎么照顧你的?為你做了哪些事?
(2)媽媽這么愛我們,我們應該怎樣愛媽媽呢?如果媽媽上班累了,回到了家,我們應該怎樣關心媽媽?
4.為媽媽開個“小小音樂會”,在音樂會上讓幼兒唱有關媽媽的歌。
5.為媽媽制作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