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一般而言,教師在游戲過程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1)創設游戲環境。
(2)指導和促進游戲的開展。
(3)觀察和評估游戲。
2.【答案要點】(1)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
(2)促進幼兒心智能力的發展。
(3)促進幼兒良好品行的養成。
(4)促進幼兒美感的發展。
(5)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3.【答案要點】(1)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包括充分考慮游戲所需時間、游戲地點、游戲材料和幼兒的經驗準備等。
(2)觀察游戲。教師通過對游戲的細致觀察,可以了解是否需要增減游戲時間、游戲材料和游戲地點是否合適、幼兒是否具備相應的經驗。
(3)介入游戲。根據游戲類型的不同以及幼兒在游戲中表現水平存在的差異,教師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方式介入游戲,對幼兒進行適當的指導。
4.【答案要點】(1)自由性。游戲是幼兒自愿自主的活動,游戲是出于自己的興趣和愿望。
(2)趣味性。游戲沒有物質目的,而是以愉快地參加游戲并獲得積極的游戲結果為目的。
(3)虛構性。幼兒在游戲中的角色、游戲的情節、游戲的行為、玩具的材料等均具有明顯的虛構性,幼兒是在這種假想的、虛構的游戲情景中反映周圍的現實并體驗到快樂的。
(4)社會性。幼兒游戲是對周圍現實生活的一種特殊反映,而且游戲的各成分也均能體現出社會性。
(5)實踐性。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實際地練習并發展自身的動作協調、語言交往、心理活動等各種能力,不斷地積累有關生活的知識經驗,在實踐中逐漸走向社會。
5.【答案要點】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一日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幼兒期是人的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發展價值。具體說來,游戲的含義包含幾下幾方面內容:
(1)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
(2)游戲是幼兒對生長的適應,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
(3)游戲是幼兒的自發學習。
6.【答案要點】(1)教師要誘發幼兒的游戲。一方面,在游戲場地放置一些新材料、新設備,引起幼兒開展某方面的游戲。另一方面,教師帶領幼兒外出參觀,讓幼兒觀看電影、閱讀圖書畫冊等,也能引發幼兒的某種游戲。
(2)教師要適時提出開放性問題。在幼兒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提出啟發性的問題,以促進游戲的發展。
(3)教師要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當幼兒的游戲未能向前發展的時候,教師應適當地給予提示、建議,幫助幼兒更好地開展游戲。
(4)教師要巧妙扮演游戲中的角色。教師通過扮演一定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游戲中來,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引導。
7.【答案要點】時間是開展游戲活動的重要保證,教師要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安排出游戲的時間,"專項專用",以保證游戲得以順利進行而不至于被其他活動所侵占。教師應注意如下幾點:
(1)巧妙利用各種時間進行游戲。
(2)力爭每次有較長的時間進行游戲。
(3)使室內游戲時間與室外游戲時間基本均等。
(4)合理安排集體游戲、小組游戲和個人游戲的時間。
8.【答案要點】游戲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認知、社會性、情感和身體等各方面的發展。游戲對幼兒認知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游戲可以豐富并鞏固幼兒的知識。
(2)游戲能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
(3)游戲有利于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9.【答案要點】規則性游戲是指成人根據教學要求為發展幼兒的各種能力而編制的游戲。一般包括游戲的目的、玩法、規則和結果四個部分,游戲規則決定著游戲結果的判斷和游戲目的的達到,游戲規則不明確或不遵守規則,游戲均無法進行。因此,規則性游戲的玩法應由成人教給幼兒,當幼兒已經學會并熟練掌握游戲的玩法后,幼兒就可以自己去玩了。規則性游戲一般包括智力游戲、體育游戲和音樂游戲。
10.【答案要點】幼兒中期是兒童象征游戲的高峰期,游戲情節豐富、內容多樣化,游戲興趣明顯增加。他們能夠自己選擇主題、設計組織游戲,自行分工、扮演角色等,由于表征水平的明顯提高。還出現了用替代物進行游戲的行為。兒童的游戲不僅模仿、反映日常生活情景,還經常創造性地反映日常生活。幼兒的建構游戲水平逐漸提高,能進行主題構造活動,還喜歡看圖構造,對規則性游戲產生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