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答案要點】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的正確兒童觀主要有:
(1)兒童的發展是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多層次的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的過程。
(2)發展不是孤立地、靜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發展,而是由多種因素參與其中的報考發展過程。
(3)兒童是發展的主體,是在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主動地發展的,而不是被動地發展的。
(4)兒童具有發展的潛力,在與適當的教育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發展兒童的潛力。
(5)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個體,發展水平和速度不同,興趣和愛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齡或班級為標準來武斷地劃一。
(6)兒童通過活動而發展,在對物體的操作和與人的交往中發展知識、能力和個性,而不是坐著、只通過聽或看教師的說和做而發展。
(7)兒童身心各方面是一個整體,對他們進行的體、智、德、美幾方面教育也是互相聯系的,應使兒童從小獲得初步的全面的發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發展。
(8)每個兒童都擁有發展權、受教育權等,這些權利應當受到尊重和愛護。
四、材料分析題
14.【答案要點】小明的行為舉止整體反映了兒童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特點和關鍵期,會相應地表現出一些明顯的特征。具體說明:
(1)他正處于心理的高速發展時期,也是心理發展的敏感期。比如,他喜歡提問,表明思維的發展中出現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以及質疑能力,好奇心也很強。
(2)他的想象力逐漸豐富起來,把對周圍世界的認識進行了延伸、擴展,開始了自己對周圍世界的思考。
(3)“不聽話”說明小明出現了最初的獨立性。
(4)“故意用手撿米粒放進嘴里”說明小明的動作技能已經有所發展,對新的動作產生了興趣。
15.【答案要點】從案例中可以看出,萱萱很可能患了多動癥。兒童多動癥又稱注意缺陷或輕微腦功能失調,是一種以注意障礙為突出表現,以多動為主要特征的兒童期常見的行為障礙。學齡期兒童的發病率比學齡前兒童高,男性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
多動癥兒童一般在智力、工作技能、語言、社會性等方面比正常兒童發展遲緩,因而需要對他們進行較多的教育訓練,如訓練其手眼協調、注意力集中,多讓他們與同伴一起做游戲,以增強語言交往和社會適應的能力等。心理學研究表明,多動癥兒童的社會閾值較高,不管是正性強化還是負性強化,多動癥兒童均不易接受,即一般獎懲不易約束和矯正此類兒童的行為,所以,對這類兒童的教育和訓練要有極大的耐心,每一次提出的具體要求不要太高,要讓他們通過努力能夠達到,以增強其成就感,與此同時,要注意消除其不適宜的行為,當不良行為出現時采用漠視或暫時剝奪一些權利效果較好。行為治療對學齡前兒童多動癥有一定的療效。
專家點撥教師要正確看待幼兒的多動現象,既不能輕率地把幼兒的愛動多動歸為多動癥,也不能忽視幼兒注意的不穩定現象。教師要善于分析幼兒注意不穩定的原因,注重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在活動中逐漸提高幼兒的注意力水平。
試題推薦:10套《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強化鞏固卷 | 8套預測試卷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新浪微博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