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l分,共15分。)
1.C(P21)
2.A(P139)
3.A(P219)
4.B(P235)
5.D(P223)
6.A(P320~321)
7.B(P378)
8.D(P356)
9.D(P269)
10.D(P269)
11.B(P95)
12.D(P11l~112)
13.A(P278)
14.B(P308)
15.C(P286)
1.[解析]古代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教育具有了自身的獨立活動領域;(2)教育內容豐富充實起來;(3)教育具有了階級性、等級性、狹隘性;(4)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分離。
2.[解析]初中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而后者則逐步占主要地位,處在一個質變時期,這對初中學生心理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5.[解析]核心課程亦稱“問題課程”,是以問題為核心,將幾門學科結合起來,由一個教師或教師小組連續教學的課程。
7.[解析]慎獨是自我修養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一個人在無人監督的獨處情況下也能自覺地、堅貞不渝地按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
8.[解析]品德的培養一般從知(即道德認識)開始,沿著知、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為)的內在發展順序進行,但這并不是1個固定不變的模式,它們之間的組合關系經常發生變動,即品德的培養可以以任何一個環節為開端著手進行,不過無論怎么變動,始終是構成品德的心理成分共同發生協同作用的一個綜合的過程。
12.[解析]教師勞動的創造性表現在對教育、教學的原則、方法、內容的運用、選擇和處理上,“教有法,而無定法”強調的是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情況創造性地選擇和運用教育方法,體現了教師勞動的創造性特點。
13.[解析] 孔子提出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著名教學要求,這是“啟發”一詞的來源,體現了現代教育的啟發性原則。
14.[解析] 把大班、小班和個人三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的教學形式是由教育學教授勞伊德·特朗普提出的,被稱為特朗普制。
15.[解析] 練習,按練習目的可分為預備性練習、訓練性練習和創造性練性練習;按練習內容可分為心理技能練習、動作技能練習和文明行為習慣練習。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6.ABD(P227)
17.ACDE(P315)
18.ACD(P25~26)
19.ABCD(P49~50)
20.ABCD(P147~148)
16.[解析]與顯性課程相比,隱性課程有潛在性、非預期性和多樣性的特點。隱性課程潛存于顯性課程背后,學生在進行學習時,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影響,而不帶任何“逆反性”。隱性課程的影響可能是積極的影響,也可能是消極的影響,但其本身不帶有有害性,教育者若能按一定目的進行規劃設計,必將有助于實現教育目標。
17.[解析] 從教學的主要方面——教師教的方面分析,備課、上課、課后輔導和評價構成了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20.[解析] E項描述錯誤,身心失衡帶來的困擾屬于青少年發展中,的特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