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l2分,共24分。)
32.(P268)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這兩個主體之間的關系是各種關系中最基本的一種關系。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學生的學又影響著教師的教,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們之間既相矛盾又相統一,任何一方的活動都以另一方為條件。
(2)在活動中教師是教育的主體,只有通過教師的組織、調節和指導,學生才能迅速地把知識學到手,并使自身獲得發展。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和調節只有當學生本身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時,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因此教學活動要能順利開展,就必須要求教和學之間積極配合,協調一致。
(3)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雖然都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但兩者所處的地位是不同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起著主導的作用。這是因為教師對所教的內容是已知者,他肩負著社會的委托,按照一定社會的要求來培養和教育人,因此教學任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以及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發揮的程度都要由教師決定。可以說教師主導作用的性質和程度決定著教學過程的思想方向和活動的進程,決定著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中的支配地位是教學的客觀必然。
33.(P333~334)
(1)學習方法指導要有整體觀。
(2)把學習方法指導的研究與研究學生結合起來。
(3)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
(4)學習方法指導,必須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