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二人配合進行心肺復蘇時,一人做胸部按壓,一人做人工呼吸,其次數比例是( )
A.20:1
B.10:1
C.5:1
D. 1:1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固定知識點,二人進行心肺復蘇時,胸部按壓和做人工呼吸比例為5:1。故本題選C。
17.若出現運動性貧血,膳食中應往意補充哪種微量元素? ( )
A.鐵
B.鈣
C.鈉
D.鉀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鐵能夠合成血紅蛋白,所以能夠預防貧血,鈣是促進骨骼生長發育的,其他選項不相關,鈉維持體內酸堿平衡,鉀調節滲透壓和酸堿平衡。故本題選A。
18.下列哪一癥狀?不宜采用拔罐療法( )
A.骨質疏松癥
B.坐骨神經痛
C.慢性關節炎
D.出血性損傷.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出血損傷拔罐會使出血更多,造成更大損傷,不適合拔罐。故本題選D。
19.不懂體育的人不應該做學校的校長,這是我國哪位教育家的名言? ( )
A.蔡元培
B.張伯苓
C.楊昌濟
D.胡適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張伯苓提出不懂體育的人不應該做學校的校長。故本題選B。
20.某節體育課,實際上課時間為45分鐘,學生有效練習時間為15分鐘,則該課練習密度為( )
A.25%
B.30%
C.33.3%
D.50.0%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練習密度是指一堂課中學生練習的時間與總時間的比例。計算方法即練習時間除以總時間,即15除以45, 得出33. 3%。故本題選C。
21.影響動作技能學習的內部因素,除了經驗與成熟度,智能和個性外,還包括( )
A.反饋
B.運動能力
C.保護與幫助
D.指導與示范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題目問的是內部因素,運動能力是每個人的內容因素,每個人的運動能力都不同。其他選項均為外部因素。故本題選B。
22.根據建構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強調( ) 。
A.多角度,多層次的進行體育學習反饋
B.學習者內部積極的思維活動運動能力
C.學習內容按一-定邏 輯組織起來保護與幫助
D.學習過程中學生自我實現的心理歷程。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建構主義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強調主動性。故本題選B。
23.在體育實踐課教學設計中,通常應在哪一維度上確定其教學重點? ( )
A.運動參與
B.運動技能
C.身體健康
D.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實踐課的教學重點就是運動技能,因為實踐課是以傳授運動技能為主。故本題選B。
24.在體育教學中下列哪一選項?因強調嚴肅的學習氛圍,( )
A.進行相互評價時
B.存在安全隱患時
C.進行探究活動時
D.進行放松練習時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存在安全隱患時應強調嚴肅的學習氛圍,在嚴肅的氛圍下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安全意識。故本題選B。
25.學練活動結束后,教師進行集中評價時,其重點是( )
A.批評差學生
B.指出個別錯誤
C.批評懶學生
D.強調正確做法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學練活動結束后,教師進行集中評價時,要強調動作到的正確做法,對動作要點進行總結,加深學生對動作的理解。故本題選D。
26.通常情況下,足球運球技術的觸球方式是( )
A.踢捅式
B.擊扣式
C.推撥式
D.彈擊式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足球運動技術中運球是運動員在跑動中用腳連續推撥球,使球處于自己控制范圍內的觸球動作。比賽中的運球,是運動員個人控制球能力和個人進攻能力的集中體現,它是為完成戰術配合和個人突破服務的。運球包括運球方法、常用動作和運球過人。故本題選C。
27.學生做原地右手肩上投籃時,左手應扶在籃球的哪一部位? ( )
A.左上方
B.正.上方
C.前上方
D.后上方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以右手投籃為例。投籃時,右腳在前,左腳稍后(或兩腿平行開立),兩膝微屈,重心落在兩前腳掌上;右手五指自然分開,翻腕持球的后部稍下部位,左手扶在球的左側上方,舉球于右側頭或肩的前上方,目視球筐,大臂與肩關節平行,大、小臂約成90°,肘關節內收。投籃時,下肢蹬地發力,身體隨之向前上方伸展,同時抬肘向投籃方向伸臂,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撥球的動作,將球柔和地從食、中指端投出,球離手時, 手臂要隨球自然跟送,腳跟提起。故本題選A。
28.下列四種排球發球技術中,最適合初學者學習的是( )
A.正面上手發球
B.正面上手發飄球
C.正面下手發球
D.跳發大力球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正面下手發球是指發球隊員面對球網,手臂由后下方向前擺動,在體前腹部高度擊球過網的一種發球方法。其特點是動作簡單,容易掌握,準確性大。因此也適合初學者學習和掌握。故本題選C。
29.單杠騎撐前回環動作的正確握杠方法是( )
A正反握
B.交叉握
C.正臥
D.反握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單杠騎撐前回環動作:首先由雙手反握右腿騎撐開始,直臂頂肩撐杠,前腿向前遠跨,后大腿上部壓杠,同時力腰挺胸梗頭,上體積極前倒, 使身體重心盡量遠離握點。其次,當上體回環過杠下垂直面后,前跨腿下壓使前大腿根部靠杠。最后,當上體回環至杠后水平位時,直臂壓杠,挺胸,翻腕,制動腿成騎撐。故本題選D。
30.跳高助跑的主要作用是獲得( )
A.向上的垂直速度
B.獲得最佳的起跳姿勢
C.獲得適宜的水平速度
D.獲得適宜的起跳角度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跳高是人體利用助跑、起跳產生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使人體騰起越過一-定高度橫桿的一項體育運動。通過參 加這項運動的鍛煉,可以提高人的彈跳力和協調能力。所以助跑的主要作用是獲得水平速度。故本題選C。
31.武術蹬腿,技術動作的發力順序是( )
A.胯-膝-腳
B.腳-膝-胯
C.膝-腳-胯
D.腳-胯-膝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武術中蹬腿的動作方法:身體前移并向左擰,左腿支撐身體重心;右腿屈膝上提,腳尖向前蹬出。故發力順序由胯到膝到腳。故本題選A。
32.體育實踐課教學質量評價課關鍵指標是( )
A.課堂結構
B.教學藝術
C.教學效果
D.課堂管理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評價教師體育實踐課教學質量的關節指標是教學效果,也就是教師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故本題選C。
33.《義務教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規定中水平四是指( )
A.7年級
B.8年級
C.9年級
D.7到9年級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在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將學生的學習劃分為四級水平,并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四個方面分別設置了相應的學習目標。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別對應1-2 年級、3-4 年級、5-6年級和7-9年級。故本題選D
34.在以身體練習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終將完整動作分成幾個部分,逐步進行學與練,這種方法被稱為( )
A.分解練習法
B.重復練習法
C.循環練習法
D.完整練習法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分解練習法是指將完整的動作分成幾部分,逐部分進行體育教學的方法。它適用于“會”和“不會”之間有質的區別或運動技術難度較高而又可分解的運動項目,這種教學方法的優點是把動作技術的難度相對降低,便于學生掌握和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其缺點是不利于學生對完整動作的領會,有可能形成對局部和分解動作的單獨掌握,甚至妨礙完整地掌握動作。故本題選A。
35.在健美操和武術操的教法組織中,通常會采用( )
A.探究式教學
B.合作式教學
C.自由式教學
D.展現式教學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體操和武術的教法多用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是指教師通過對實物或直觀教具的演示,使學生利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客觀事物或現象而獲得知識的方法。以直 接感知為主的方法有動作示范法、演示法、糾正錯誤動作與幫助法、視聽引導法等。所以也成為“展現式”教學。故本題選D。
下載233網校APP及時獲取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考后關注: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
面試報考: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報名時間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面試情景還原,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