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目的、教育的領導權、教育的規模和速度。
23.教學過程只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4.示范與講解是形成各種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
25.識記過程就是記憶過程。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l0分。共40分)
26.簡述活動中心課程論的基本觀點。
27.簡述貫徹知行統一原則的基本要求。
28.簡述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29.簡述家庭和學校聯系的基本方法。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l8分,共36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學生李某從小父母離異,跟著年老多病的祖父生活。祖父對他管教不嚴,他經常和社會上的一些無業青年混在一起,打架斗毆。父親偶爾回家,對他不是打就是罵。在學校,他破壞課堂紀律,拖欠作業,完不成學習任務,還欺負小同學,全班同學都看不起他、疏遠他。但他喜歡運動,是班級籃球隊的主力隊員。
問題:
(1)簡析李某不良品德行為形成的原因。
(2)聯系材料分析班主任應如何對李某進行教育。
31.材料:
初三學生小然由于父母工作變動,經常轉校。這次轉校后,教她的有一位博學多才、風趣幽默、風度翩翩的男老師。小然對老師產生了愛慕之情,心想遇見這么好的老師不好好學習會對不起老師。她在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上狠下功夫,但是成績并不見漲。小然見到這位老師就緊張,但又總是想見這位老師,最終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地步,荒廢了學業。
問題:
分析小然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
試題推薦>>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及答案